扎卢日内警告“2034”:乌克兰这仗不是打不赢,是撑不到 扎卢日内最近这一嘴,把乌克兰政坛又拽回了现实。 “如果我们不变,这场战争会打到2034年。” 不是预言,是通牒。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你只要看看乌克兰政府的反应:装聋作哑,没人接茬。因为谁接谁挨炸。 但这恰恰说明,他说的,全戳在了疼点上。 乌克兰现在最缺的不是弹药,是承认现实的勇气 你要真信泽连斯基那套“我们正在战略调整”的说法,那我只能说你也还活在2022年。 扎卢日内这句话一出,不是告诉你俄军多厉害,而是把这仗的本质给掰碎了讲: 不是打不赢,而是你撑不到打赢的那一天。 2023年反攻失败之后,乌克兰已经丢了战略主动。你说打,它打不过;你说拖,它更拖不起。 兵力在掉、士气在塌、财政在破,援助在断。 你说能靠什么撑下去?靠意志?可你让意志去填战壕试试? 前线已经不是战场,是耗材回收站 扎卢日内讲得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俄军战术已经彻底变了。 不再抢地盘,而是专门修“杀伤型壕沟”来等你送人头。壕沟-地雷-无人机-火力圈,布好阵地你来进攻,每推进一步,死几十人。 乌军现在上去靠啥?征来的临时兵、训练3周的生瓜蛋子、用二手装备打主战场——不送命才怪。 后勤供不上,轮换跟不上,前线完全是“谁不死谁顶上”,兵变成了耗材。 你要说这是一支现代军队,不如说这是一条人力榨汁机。 扎卢日内:再不改,你连人都不够用了 他不是第一次讲这话,早在当司令那会儿,他就多次警告动员体系已经要崩。现在呢?更乱了。 年轻人跑、老年人不动、基层军官快精神错乱了,征兵办门口排队,不是报名,是抗议。 还别说什么“全民皆兵”,全民都在跑路。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征兵靠强制,财政靠贷款,装备靠别人捐——你说这架势能撑十年?说句不好听的,这不是打仗,这是等死。 援助不给力,不是别人坏,是你自己不争气 西方国家不是不想帮,是看你根本不像要赢的样子。 德国那批坦克等了一年,美国一边扯预算一边选总统,法国嘴上硬气,交货拖三月。 为啥? 他们也在赌。赌乌克兰能不能熬下去,真要看你没戏,他们也好撂挑子不背锅。 扎卢日内就是在告诉你:你要不自己动刀子,谁也不会替你缝伤口。 这场仗,没人是你的救世主,西方只是你“情绪稳定剂”,不是你主治医生。 扎卢日内给的方案,说白了,就一句话:别再拿和平体制打战争了 什么“改革”?听起来高大上,其实他讲得特别明确: 把乌克兰从一套和平时代的运营模式,彻底翻篇换成战时节奏。 说得明明白白: 军队别再临时拼凑,建立职业化轮换机制; 作战方式别再玩命堆人,全面升级无人机和火炮数据系统; 后方别再按原来那套跑审批,该征用就征用,该一体化就一体化; 民众别再糊弄,牺牲了要讲清意义,别让人觉得命白给。 乌克兰现在就是骑墙打仗,一边喊全面战争,一边审批流程跑三周。你说让士兵怎么信你在真打? “胜利标准不能模糊”,这才是最狠的一句话 扎卢日内在采访里,说了一句特别冷、特别准的话: “胜利标准不能模糊,否则我们每退一步都算赢。” 你再品一遍。 这就是现在乌克兰最大的问题:宣传上“我们打得很坚强”,实际就是“我们没打崩就当赢了”。 舆论战打得比前线还花,哪怕今天后撤30公里,明天也能剪个胜利短视频出来糊弄老百姓。 可这就是国家战略吗?这能赢得了战争吗? 这不是一场“被打败”的战争,而是一场“被自己拖垮”的战争 扎卢日内说2034,不是咒你乌克兰非要打十年,而是提醒你再不改,就会慢慢死在“拖”里。 你怕承认失败,所以不肯改; 你怕民众恐慌,所以不敢讲真话; 你怕动利益集团,所以什么都拖一拖; 那这场仗,等来的不是胜利,而是慢性死亡。 说到底,扎卢日内最后这回,是把军人的脸、命和话,全都搭进去了。 他不是在向权力喊话,他是向历史交底。 如果2034年乌克兰还真在打这场仗,那扎卢日内会是唯一一个,在2024年就把真话讲明白的人。 问题是——你听见了吗? 参考文献: 观察|扎卢日内的新抉择:南线攻势还是蓄力打“组合拳”?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