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南京照相馆》的导演后悔极了,不是因为口碑不好,恰恰相反,口碑太好了——好到他现

《南京照相馆》的导演后悔极了,不是因为口碑不好,恰恰相反,口碑太好了——好到他现在天天被同行调侃:“你是不是后悔把王传君用得太狠?”7月26日公映当天,猫眼开分9.4,豆瓣开分8.7,一举刷新今年国产剧情片首日评分纪录;上映48小时,票房破1.8亿,排片占比从首日的17%被院线主动提到31%,南京、上海、北京多地IMAX场次零点仍满座。导演在路演现场被观众堵着问:“王广海最后到底活下来没有?”他只能苦笑:“我原本想留一点灰度,结果王传君把灰度演成了黑洞,谁都逃不出去。” 真正让圈内人坐不住的是那场“抱尸戏”——王传君抱着被日军摔死的小孩,镜头怼脸45秒,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呼吸声。监视器后面十几个大男人当场泪崩,录音师后来承认那一轨现场收音里混进了自己的抽泣。为了这几秒,王传君提前三个月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纯如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翻得卷边,又去南京档案馆蹲了半个月,抄了十二本口述史。开机前一周,他把自己关在酒店,每天只吃一顿饭,瘦到脱相,只为还原1943年冬天王广海饿得眼窝深陷的状态。导演原本设计的是“一滴泪滑到下巴”,实拍时王传君突然把泪憋回去,嘴角抖了两下,改成“想哭又不能哭”,事后他对导演说:“王广海是摄影师,他见过太多尸体,早学会把眼泪留给暗房。”这一改,直接把人物立住了——他不是英雄,只是乱世里一个想保住底片的普通人。 更狠的是,王传君为了拍好暗房冲洗胶卷的戏,真的去老字号“金陵照相馆”学了传统银盐冲洗。老师傅说他手稳得像外科医生,其实没人知道他把手指泡在定影液里泡到脱皮,就为体验当年王广海在化学药剂里“洗掉血污,洗不掉记忆”的绝望。成片里那双被定影液染黄的手,不是特效,是实拍第17遍时真的泡黄了。导演看完粗剪后连夜给监制发微信:“完了,这片子以后不管谁再看,脑子里都只有王传君。” 现在豆瓣短评区高赞第一条写着:“王传君演完王广海,可以直接封帝。”猫眼专业版预测总票房将冲8亿,比上映前业内预估的3.5亿翻了一倍多。7月28日,中国电影报道官微放出专访,王传君对着镜头说:“如果观众看完只记得我,那说明导演和剧组都失败了。”结果下面点赞最高的回复是:“导演没失败,是你太成功了。” 戏外,真正的南京“金陵照相馆”第四代传人把当年日军没收相机时留下的底片捐给了纪念馆,底片盒上刻着“1937.12.15”,和王广海在电影里藏底片的日期完全一致。历史就这样被折叠进光影,而王传君用45秒的沉默让所有人听见了1937年的哭声。 电影还在热映,导演却开始“发愁”下一部戏找谁演男主——“观众已经被王广海养刁了。”如果你也看完片子,不妨在评论区说说,哪一秒让你最难受?是王广海把最后一张底片塞进孩子嘴里,还是暗房里那盏红灯突然熄灭? 信息来源: (新华社2025-07-28《南京照相馆:历史深处的微光》;央视新闻2025-07-29《王传君:演员的使命是替历史记住》;中国电影报道2025-07-28《专访王传君:演完王广海,三年不接同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