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抗的不是乌克兰,而是整个西方国家。说实话,俄罗斯所遭遇的这个情况,换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坚持到现在。俄罗斯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还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不愧是战斗民族。尽管欧美给俄罗斯强加了3万项制裁,希望能打击俄罗斯的经济。但俄罗斯属于真正的地大物博,硬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稳住了经济,保证了俄罗斯人的生活。个人认为,俄罗斯不能输。真输了,欧美就会抽出力量来对付我们。千万不要对欧美这帮列强,有任何的幻想! 经济韧性与反制裁创新 面对西方3万项制裁,俄罗斯通过能源转向与“主权经济”战略稳住了基本面。2023年GDP增长3.6%,2024年预计达4.1%,远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其核心策略包括:将能源出口转向亚洲(对华油气贸易激增35%)、加速非美元结算(2024年中俄本币结算率超95%),并接管西方企业撤离留下的2万亿卢布市场。 金融体系自主重构 为突破SWIFT封锁,俄罗斯建成SPFS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并与中国CIPS、伊朗SEPAM对接。同时推广国家支付卡“米尔”(发卡量超4亿张),覆盖中亚、土耳其等10国。尽管2024年部分中亚国家因美国“二级制裁”压力停用米尔系统,但俄央行通过SBP快速支付系统维持了国内85%以上交易自主性。 地缘突围与全球南方联动 俄罗斯将战场扩展至“反新殖民主义”领域:在尼日尔政变中,瓦格纳集团迅速进驻阻止法国军事干预,保护该国铀矿资源(占法国核燃料的15-17%)。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明确呼吁“被剥削国家联合对抗西方”,在非洲、中东形成新安全联盟,削弱欧美资源控制力。 中俄互倚的战略纵深 普京将中俄关系定义为“全球稳定支柱”,两国经济深度捆绑——俄供应中国30%的石油和16%的天然气,中国机电产品填补俄40%的进口缺口。这种互赖使西方无法孤立俄罗斯,也为中国构建了战略缓冲带。 观点:俄罗斯的韧性实为多极体系的压力测试 俄罗斯的抵抗本质是主权国家对抗单极霸权的缩影。其经济存活得益于能源硬通货、金融“堡垒化”及与非西方阵营的深度整合。但长期看,俄面临劳动力短缺(IT人才外流30%)、技术封锁深化等隐患。中国需清醒认识:支持俄战略生存≠依赖其模式,而应加速科技自主与“全球南方”协作网络建设。真正的破局关键,在于构建不依附于西方的平行发展体系,使多极化不止于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