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一位美国朋友聊天,问他是什么吸引美国商界代表不断前往中国?他的回答很有意思。 继摩根大通董事长杰米·戴蒙、英伟达公司创始人黄仁勋、苹果CEO库克等纷纷访华后,又有多家外媒透露消息,一个高级别美国经贸代表团将于本周前往中国。很多人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位美国朋友说,这其实在意料之中。在他看来,中美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互加关税只会伤人伤己,并且对美国的伤害更深。 当下许多美企在中国市场都有业务,如果没有这些业务根本无法保持全球竞争力。例如前段时间外媒公布英伟达、AMD获得继续向中国出口芯片的消息,英伟达市值一天暴涨2000亿美元,AMD则是一路上涨到现在。目前英伟达、特斯拉分别有13%、36%全球销量是中国市场贡献,苹果每年约17%营收来自大中华区。 除了这些科技企业,还有很多美国消费品牌也依赖中国企业生存,例如奢侈品行业,202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仅在国内电商唯品会上,Michael Kors、COACH、汤丽柏琦等为了吸引中国消费者而让利到一折两折,吸引了大量中产女性、宝妈的购买,其中COACH在一种活动中销量创下在唯品会上的三年新高。另一边,则大力入驻海南免税店,都是为了抢占中国市场机遇。 个人认为,正如有美企说的“不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就不算跨国公司”。对于外企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和增长机遇,中国市场恰好提供了这些。西方不得不承认,中国市场的工业全链优势和消费市场潜力是稀缺的,也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