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国女王死后遗体没有火葬和土葬,而是将遗体放在百斤重的铅制棺材中,葬在了教堂的地下室中,这难道不会臭吗? 9月19日,伦敦街头挤满了送别的人群,八名卫兵扛着覆盖皇家旗帜的灵柩缓缓前行,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制服,那口橡木棺材里竟衬着半吨重的铅层,压得抬棺木杠都微微弯曲,有人低声问:“把96岁老人的遗体放地下室,不怕腐烂发臭吗?” 当女王灵柩从苏格兰运回伦敦时,工程师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打开棺盖,向内部注入一股无色气体,“这是氮气,能闷死细菌,”一位葬礼顾问后来透露,“就像给棺材戴上了防毒面具。” 棺材本身更是暗藏玄机,三层装甲防护:最外层是密实的英国橡木,像盾牌般挡住湿气;中间铅板严密封锁空气;内衬丝绸如同温柔的床垫托住遗体。 化学防御网:工匠在棺底撒上白色粉末(碳酸钙),专“吃”尸体分解时产生的酸性腐气,这招借鉴了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当时防腐技术落后,工作人员只能往棺材旁堆木炭吸味。 铅棺传统背后藏着段惊悚往事,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的遗体停灵白厅宫时,宫女们突然听见“砰”一声闷响,遗体内腐败气体撑破肚皮,腥臭液体喷溅到绸缎帷幔上,此后王室铁令:长途停灵必用铅封棺! 女王长眠的圣乔治教堂地下室,堪称防腐圣地:恒温10℃的地窖像天然冰箱,冷得细菌打哆嗦;棺材悬空放置在石台上,远离墙壁和湿气 隐秘通风系统让空气缓速流动,臭味无处停留,“2010年有位王室成员用了简化版铅棺,结果才半年就有异味渗出,”教堂管理员摇头,“防腐体系环环相扣,少一步都不行。” 葬礼上有个鲜为人知的插曲:女王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骨灰瓮静静立在角落,这位“王室逆女”是三百年来首个选择火化的成员,只因纪念堂空间不够,她宁肯化作灰烬也要陪在父亲身边。 而伊丽莎白二世最终与菲利普亲王并肩长眠,铅棺并排处,两根熄灭的蜡烛重新靠在了一起。 当教堂石门缓缓闭合,铅棺内的氮气正无声流动,200公斤铅板、百年恒温地窖、精妙的化学屏障,共同守护着最后的体面。 温莎城堡地下已安葬1800多位王室成员,几乎再无空隙,这铅封的体面还能延续多久?或许正如一位老侍卫的感慨:“传统就像这铅棺,沉重却让人安心。” 信息来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下葬仪式在温莎圣乔治教堂举行》——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