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咱今天聊聊《水浒》里的“怪人”——“没遮拦”穆弘。翻开梁山好汉排行榜,这位爷高居

咱今天聊聊《水浒》里的“怪人”——“没遮拦”穆弘。翻开梁山好汉排行榜,这位爷高居第24位,稳稳当当挤进了天罡星,还是“马军八虎骑”之一。看看排在他后面的都是谁? 浪里白条张顺(30位)、拼命三郎石秀(33位)、阮氏三雄里的小七(31位)…这些可都是书中响当当、战绩亮眼的狠角色!可你再翻翻书,穆弘这哥们儿干了点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好像…真没啥特别突出的。 这就奇了怪了!梁山排座次,那可不是宋江喝高了随便写的,讲究的是本事、功劳、山头、人情。凭啥一个“透明人”能压过张顺、石秀这些狠人?难道宋江真的任人唯亲,给穆弘开了后门? 咱别光看穆弘上了梁山后低调,得看看他上山前啥模样。 宋江发配江州路过揭阳镇,就因为在街头打赏了病大虫薛永五两银子,没按“规矩”先去拜穆家兄弟的码头,好家伙,可捅了马蜂窝!穆弘带着他兄弟穆春,领着一帮如狼似虎的庄客,那是真刀真枪地追杀宋江啊!从镇上追到江边,硬是把及时雨逼得差点在张横的船上做了“板刀面”或者“馄饨”。 书里形容穆弘“武艺高强心胆大”,那可不是虚的。在揭阳镇这一亩三分地,穆弘穆春兄弟就是土皇帝,连官府的都头见了也得矮三分。他和李俊(管着揭阳岭)、张横张顺兄弟(霸着浔阳江),合称“揭阳三霸”,手底下有人、有地盘、有武装,妥妥的地方豪强恶霸,说一不二的主儿。 上了梁山,咋就“隐身”了? 带着全部家当、烧了庄园投奔梁山之后,穆弘这“没遮拦”的气势好像一下子收敛了。 你说他武艺高强吧?整部书里,他有名有姓的单挑记录就一次!三打祝家庄时,跟祝虎打了三十来个回合,平手。可后来祝虎对上霹雳火秦明,十来个回合就撑不住了。这对比,有点意思吧? 再看后面的南征北战,穆弘几乎没啥拿得出手的斩将功劳,唯一一次提了一嘴,是在打宣州时,和一群好汉一起上阵,“打得程胜祖弃马逃回”,这还是群殴。 你说他戏份多吧?最出彩的两次,一次是跟着史进在东京元宵夜喝高了,扯着嗓子唱“斩奸邪”,差点暴露身份,把宋江吓个半死;另一次是李逵在寿张县胡闹,穆弘冲上去,一把揪住这黑旋风,吼了一嗓子:“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里疯!快上山去!” 天不怕地不怕、宋江戴宗都未必能完全摁住的李逵,愣是没敢炸刺,乖乖跟着回去了。这两次“高光”,一次是闯祸,一次是擦屁股,跟阵前斩将的威风八面完全不沾边。 这么一看,穆弘这第24把交椅,靠的肯定不是战场上的真刀真枪。 宋江的嫡系力量里,“揭阳帮”(李俊、张横、张顺、童威、童猛、穆弘穆春)势力庞大,是宋江上位的重要基本盘。李俊是水军老大,能耐大功劳也大,但排在了26位。 宋江得平衡啊!把穆弘这位揭阳镇的地头蛇抬进天罡,并且排在李俊前面(虽然是八虎骑最后一位,但位次高于李俊),就等于在揭阳帮内部也安了个“双保险”,防止李俊一家独大。穆弘,就是宋江插在揭阳派系里的一根定海神针。 穆弘上梁山可不是光杆司令,他是带着整个穆家庄的全部家当来的!粮草、钱财、船只,这可是实打实的“入股资本”。梁山家大业大,人吃马嚼,后勤补给是命根子。打无为军救宋江那次,穆弘更是提供了关键的攻城物资和人手,扮演了重要的后勤总管角色。在那个年代,能提供钱粮资源的大佬,有时候比单纯能打的大将还金贵!穆弘就是梁山早期重要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童贯带兵来打梁山时,排兵布阵,穆弘被安排的位置是中军左侧,负责护卫主将!这可是核心中的核心位置,不是绝对信得过的心腹,宋江敢把身家性命交给他护卫?这个安排,无声地宣告了穆弘在宋江心中的地位——自己人,可靠! 所以,单纯用“武力值”来衡量穆弘,觉得他排名虚高,那真是看走眼了。他的“实力”,得放在梁山的权力结构和宋江的需求里看。 环境变了,价值就变了。在揭阳镇,穆弘是呼风唤雨的土霸王,武力值足够镇场子。可上了梁山,林冲、关胜、呼延灼、秦明…这些不是禁军教头就是朝廷大将,武艺天花板级别的猛人扎堆,穆弘那点本事自然不够看了。他的核心价值,从“打手”变成了“资源提供者”和“派系平衡器”。 能镇住李逵就是大本事! 李逵是什么人?混世魔王!除了宋江、戴宗、燕青等极少数人,谁能让他服服帖帖?穆弘揪他回去那次,李逵的反应说明了一切——他服穆弘!这靠的是什么?不仅仅是力气,更是江湖地位、个人威望和一种让人不敢小觑的“气场”。能在梁山上让李逵忌惮的人,绝对不简单。 所以,看穆弘,不能只盯着他手里那把刀砍翻了多少敌将。他管着资源,镇着刺头,平衡着派系。宋江需要的不只是冲锋陷阵的利刃,更需要能稳住后方、调和矛盾、提供粮饷的“基石”。穆弘,就是那块被宋江精心安放在关键位置的基石。当李俊、张顺们在前线劈波斩浪时,正是穆弘这类人,在后方默默支撑着梁山的根基:钱粮、人脉、还有那微妙的派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