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居然也有专业招不满人,还得征集志愿?2025年就出现了这样的事。 北京大学在好几个省份的提前批都有专业缺额。内蒙古提前批B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为大家觉得就业路子窄,没人报;广东提前批的朝鲜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专业,受AI翻译冲击,需求少了,也没招满;陕西提前批的日语、西班牙语专业,因为当地外语院校太多,这些专业就业率低,同样没人报考;江苏提前批的小语种组合专业,考生更愿意选省内211大学的热门专业,所以也遇冷了。 清华大学在内蒙古提前批的法学专业,投档线降到了637分,比常规批次低不少,还是得靠征集志愿补录。 这事儿其实说明,大家选大学和专业越来越理性、多元了。不再是盲目追名校,而是更看重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没有用。这会逼着高校提升专业竞争力,意义不只是“招不满”这么简单,更是中国教育价值评估体系重新构建的重要标志。毕竟,大学好坏不在于分数线高低,关键是能不能让学生有能力面对未来。#提前批志愿# #进清北方式# #清北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