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监管亮剑!微创光电应声大跌 投资者索赔通道开启

A股上市公司微创光电(430198)周末突发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正式立案调查。受此消息冲击,公司股价在7月28日开盘后大幅下挫,截至当日收盘跌幅超15%,市场情绪反应剧烈。作为北交所上市企业,微创光电近年来多次因财务信息披露问题收到监管问询及纪律处分,此次立案调查或与其历史信披瑕疵及合同纠纷事项相关。随着监管调查推进,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已可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益。

立案调查背后的信披违规“前科”

微创光电在公告中表示,证监会立案源于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但未披露具体违规细节。

回溯公司近年信披记录,其信息披露合规性长期受监管关注。2024年6月,北交所曾对微创光电及董事长陈军、财务负责人王昀给予通报批评处分,原因是公司2022年年报、2023年三季报存在重大财务数据错报——2023年三季报营业收入调减金额达1.16亿元,调减比例高达72.16%,暴露了公司财务核算与信息披露流程的严重缺陷。

此次立案或与更早前的合同纠纷事件相关。2024年4月,微创光电披露,公司2023年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川综能”)签订的“双碳绿色能源中心项目”合同涉及合同诈骗,警方已立案侦查。该项目累计合同金额近2亿元,但公司在催收回款时发现异常并报案。尽管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已消除”,但北交所在年报问询函中仍要求其说明公安机关查办进展、发出商品验收延迟及大额预付款合理性等问题。此次证监会立案,或标志着监管层对该事项的信息披露完整性及财务处理合规性启动更深层次核查。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立案公告披露前,微创光电于7月1日发布《自有资金委托理财进展公告》,称使用20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交易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且超过1000万元的,应当及时披露。尽管公司称“理财产品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但此次理财操作的决策时机及信息披露是否及时,亦可能成为监管调查的关注方向。

股价承压,投资者权益保护引关注

股价方面,自2024年4月披露合同诈骗案以来,微创光电股价长期处于震荡下行趋势。此次立案公告成为股价大跌的直接导火索,7月28日单日跌幅超15%,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水平及持续经营能力的信心进一步受挫。

根据证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依法主张赔偿。结合监管调查时间线及股价波动情况,初步判断在2025年7月25日(含当日)前买入微创光电股票,并在7月26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产生亏损的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益。

投资者索赔通道已开启

目前,投资者可通过关注“投资快报”公众号,在右侧菜单栏“股民索赔”栏目提交姓名、联系方式、股票交易记录等相关材料,登记参与索赔预征集。后续随着证监会调查结果的公布,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通过该公众号实时跟踪案件进展,正式启动索赔程序。

法律人士提示,投资者参与索赔需提供身份证明、证券账户交易记录(加盖证券公司营业部印章)等材料,具体索赔条件将以证监会最终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的违法事实为准。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公告及监管动态,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微创光电在公告中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证监会工作,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市场将持续关注调查进展及公司后续整改措施,投资者亦需理性评估风险,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