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北京,一大妈的儿子没钱买房还欠债,她就问朋友借了115万,帮儿子付了房子首付,又

北京,一大妈的儿子没钱买房还欠债,她就问朋友借了115万,帮儿子付了房子首付,又还了债,不料大妈还不上钱后,朋友将大妈一家,还有她的儿子一家一家都告上法庭,要求承担债务,儿子却说这钱和自己无关,最后判决令人意外。网友:借他们钱的人,下辈子估计不会再发善心了!   据海报新闻5月20日发布,冯大妈(化名)为了家庭操劳了一辈子,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当初为了帮儿子撑过难关,拉下老脸向朋友借的 115 万,最后会把两家人都拽进官司里,更想不到亲生儿子会站在法庭上说:“这钱跟我没关系。”   这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那会儿冯大妈的儿子刚谈了个对象,谈了好几年后,俩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女方家里咬死了必须在北京有套全款房才能结婚。   可儿子工作没几年,手里的积蓄连个卫生间都买不起,加上之前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天天被催债电话追着跑,整个人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半。   冯大妈看着儿子整天唉声叹气,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也不好受。她这辈子没什么大本事,就一个儿子,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打光棍,还背着债过日子。   那天晚上,冯大妈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就是睡不着,最后她翻出了压在箱底的通讯录,手指在一个名字上停了很久。老李是她年轻时的同事,后来自己开公司发了点财,这些年逢年过节还会送些东西过来,算是老交情里走得最近的。   张大妈犹豫了好几天,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她的声音都在发颤。她约老李出来见面,俩人在小区门口的茶馆里,冯大妈把儿子的难处一五一十说了,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掉。   “我知道这钱不是小数目,可我实在没办法了,等我儿子缓过来,我们娘俩一定慢慢还你。” 老李看着她通红的眼睛,沉默了半天,最后拍了拍她的手:“都是老邻居,孩子有难处,能帮就帮一把。”   没过三天,115 万就打到了冯大妈的银行卡上,她当场写了张借条,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心里盘算着等儿子结婚后,一家人省吃俭用,总能把钱还上。   拿到钱的第二天,冯大妈就带着儿子去了售楼处。看着儿子选房时眼里重新亮起的光,她觉得这把老脸丢得值。付完首付,剩下的钱刚好够还儿子欠的债,儿子当时抱着冯大妈说,让她放心,以后自己一定好好挣钱,把钱还上。冯大妈笑着抹眼泪,说不要急,慢慢来。   可日子并没有像冯大妈想的那样顺顺当当。儿子结婚后,房贷和车贷还有孩子的奶粉钱压得他喘不过气,当初说的好好挣钱还钱渐渐没了下文。   冯大妈自己退休金不多,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连利息都不够,老李起初还挺客气,打电话只是问问近况,后来见张大妈总不提还钱的事,语气慢慢变了。   老李的电话打来时,冯大妈正拿着药盒数降压药,老李说自己公司周转不开,需要资金,看冯大妈能不能还一部分,结果她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只能一遍遍地道歉。   这样的电话打了一次又一次,冯大妈的愧疚越来越深,却实在拿不出钱。直到后来,老李的公司真的出了大问题,急着用钱周转,可张大妈这边还是一分钱没还上,两三年下来,连本带利已经欠了快 130 万。   老李彻底没了耐心,一纸诉状把冯大妈告上了法庭,连带着儿子两口子也成了被告。   法庭上,冯大妈低着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可儿子的话却像一把冰锥扎进她心里。“这钱是我妈借的,借条上也是她的名字,买房写的是我的名不假,但那是我妈自愿给我买的,还债也是她主动还的,跟我没关系。”   儿子把这话说得理直气壮,仿佛那 115 万只是从他眼前飘过的数字。法院梳理了整个过程,发现借款转账和出具借条都是冯大妈一人操作的,所以丈夫也不构成夫妻共同债务,而子女也不认可该借款。   最终,法院判决,这115万元的债务由冯女士个人承担。   最后,这事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一起交流您的看法!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评论列表

一棵老树
一棵老树 1
2025-07-30 11:03
扯淡法官!是她借的钱,可钱花在了哪?这是不是转移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