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7 月 24 日在 CNBC 采访中放话:TikTok 必须由美国控制算法和技术,中国人最多只能保留少量股份,否则就关停平台。 这番表态彻底撕下了 "国家安全" 的遮羞布 —— 当要求从 "数据本地化" 升级为 "技术主权让渡",当谈判筹码从 "出售业务" 变成 "股权阉割",这哪是商业博弈,分明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早在 2020 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就盯上了 TikTok,要求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在甲骨文服务器上,这就是所谓的 "得州计划"。字节跳动投入 20 亿美元搭建数据隔离系统,甚至同意让美国政府派人监督内容审核,但这些妥协并未换来信任。到了 2024 年《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案》出台,美国的要求升级为 "必须出售 TikTok 美国业务,否则禁用"。如今商务部长的最新表态更绝:中国人可以保留不到 20% 的股份,但技术控制权必须拱手相让。 美国政府声称 TikTok 威胁国家安全的核心论据,是中国《国家情报法》可能要求企业提供数据。但这套说辞根本站不住脚:美国《爱国者法案》同样赋予政府调取企业数据的权力,英国《调查权法案》甚至允许情报机构直接入侵个人设备。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要求 TikTok 交出算法控制权,一边通过《云法案》强制全球企业向其提供数据,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 的做派,在国际法层面已涉嫌违反《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美国政府的强硬姿态,本质上是把 1.7 亿 TikTok 用户当作谈判筹码。平台上超过 80% 的创作者依赖短视频收入,许多小企业主通过 TikTok 实现月销售额翻倍。当网球名将高芙在澳网写下 "R.I.P TikTok USA" 时,当千万用户涌入小红书寻找替代品时,这种 "用用户利益绑架企业" 的手段,暴露了美式霸权的野蛮本质。更可悲的是,美国本土竞争对手早已磨刀霍霍:Instagram 开出每月 5 万美元的高价挖角 TikTok 创作者,Meta 甚至推出 CapCut 的克隆应用 Edits。 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TikTok 选择了法律抗争。2024 年 12 月,TikTok 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指出强制出售法案违反宪法第五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这场诉讼的意义远超商业范畴 —— 它将检验国际法能否约束单边主义,数字时代的主权边界究竟该如何划定。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正密切关注此案进展,因为今天发生在 TikTok 身上的事,明天可能降临到任何一家跨国科技企业头上。 当美国商务部长说出 "不卖也得卖" 时,他或许忘了:在 21 世纪的数字经济时代,技术主权如同领土主权一样神圣不可侵犯。TikTok 案不是终点,而是全球数字秩序重构的起点。当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数据安全不能靠 "让渡主权" 换取,当技术标准制定权不再被单一霸权垄断,真正的数字全球化才有可能到来。而那些试图用政治手段扭曲市场规律的行为,终将在历史的浪潮中沦为笑柄。 信源:环球网《美商务部长称如果中国不批准出售TikTok的交易,将停止其在美国运营,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