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张作霖麾下有个连长,因彩礼不够娶不到媳妇,张作霖眼睛一瞪说:“你没有提我名字吗?”谁知连长哭丧着脸:“本来彩礼只要10块大洋,我一提在大帅府当差,彩礼直接涨到了100块!”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赵大勇站在媒婆家门口,刚把“我在张大帅手下当差”这句话说出口,对方眼神立刻变了,原本彩礼谈好十块大洋,转天变成了整整一百块。 媒婆没有任何解释,只是把新礼单塞到他手里,语气强硬,说姑娘家不能跌了身份,赵大勇回到营房没敢立刻声张。 他当差的连队驻在奉天南门外,月饷八块,他为筹那十块彩礼攒了整整三年,新军装还用的是军需处剩布缝出来的,但这一下翻了十倍,等于要再攒三十年,他手攥着礼单站在营房外,半天没动。 营长看出不对,问清情况后摇头叹气,说媒婆把他当摇钱树了,赵大勇没说话,第二天还是去姑娘家登门,发现那边屋里屋外换了脸色,姑娘父亲连茶水都不倒。 媒婆在门口拦着,说若不拿出一百大洋,便是轻慢姑娘,赵大勇应了一声,转身就走,他一路走回大帅府,在卫兵传报后进了院子,把那张改过的礼单放到张作霖书案前。 张作霖一眼扫过,问清了事情缘由,把手中的茶盖往桌上一拍,没等赵大勇多说,张作霖命人叫来军需处,让赵大勇等在院中。 第二天早上,赵大勇刚出营门,就被命令前往帅府正厅,那时,媒婆已经被带到现场,她站在厅下脸色发白,手里的礼单被张作霖按在桌上。 张作霖当着众人质问她为何抬价,媒婆嘴里含糊不清,只说是姑娘家有面子,要彩礼不失身份,张作霖让军需处查了账本,又让皮货商会拿来最近的行情单,一一对比,发现所谓“四季貂皮”价格根本是杜撰。 媒婆借帅府名头,替皮货商加价,赚取中间油水,张作霖不动声色,命人按账单凑出一百大洋,又从仓库调来象征性的貂皮几张摆在案前。 随后开口:军需处出九十块,赵大勇自己出十块,每月从赵大勇饷银里扣两块,五年还清,赵大勇没有吭声,回到营中,把欠条交给军法处,从第二月起,薪饷果然少了两块。 他咬牙继续操练,连里的兄弟们知道他的事没有多说,只在饭后悄悄帮他多添一勺饭,婚礼照常举行,新娘的嫁妆没那么体面,但仪式齐全。 欠条还清那年,赵大勇主动上交了那张纸,军法处盖了“已结”二字,他没再提起娶妻那事,也没人再说媒婆的事。 可张作霖在次年春天,却在帅府的展厅里摆了一块新铜牌,刻着“军中赐婚信物”,下头小字写着赵大勇的名字。 再过两年,日军侵华,赵大勇所在部队调往北满,途中护送一批平民撤离,途中遇敌,他带着家人走小路,走到检查哨,日军见到赵大勇随身佩戴的铜牌,查验一番后竟放行。 那枚铜牌成了他们一家活命的符号,战争结束后,赵大勇携妻儿返回奉天,他站在帅府旧址前望了半天。 铜牌被他重新包好,藏进了衣柜最底层,他不再说自己是张作霖手下当差的人,但谁见了他那枚铜牌,都知道那段历史是真的。 (主要信源:北京日报《什么是张作霖奉军真正崛起的密码?抢!抢!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