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50城库存再降7%,典型城市哪些房源去化最难?

自去年“430”政治局会议首提“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以来,房地产行业“去库存”正式进入新阶段。

各地“以旧换新”、收储商品房、“房票”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叠加新房供应节制,楼市库存延续下行走势。

CRIC数据显示,2025年6月末50个重点城市狭义库存同比下降7%。

具体到城市层面来看,重点城市中超七成城市库存规模下降,其中成都狭义库存同比降幅达到45%,此外深圳、杭州、郑州和兰州库存规模降幅也在两成以上。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重点城市诸如广州、武汉、南京去化周期仍超18个月,短期内还面临一定的去化压力。

今年半年度末,重点城市狭义库存规模和去化周期双降,而且降幅均在5%以上。

CRIC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6月末50城新建商品住宅狭义库存规模为3.0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7%;按12个月测算2025年6月末去化周期达21.82个月,同比下降5%。

聚焦重点一二线城市,库存规模降幅最高的是成都,截止上半年末成都狭义库存总量为2193.12万平方米,较去年下降45%,也是降幅最高的城市。兰州、郑州、杭州、深圳、苏州、青岛、宁波、南京等城市库存规模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

而重庆、西安、济南、海口、广州库存规模不降反升,其中重庆半年末库存规模同比上升13.5%至916.36万平方米。

从去化周期来看,杭州、合肥、南昌、上海等12城去化周期都在18个月以下,而且这些城市去化周期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除了上述城市以外,北京、广州、长春、海口、西宁、南宁、福州、重庆、武汉、郑州、兰州、天津、济南、南京等多城去化周期仍超18个月,库存压力仍比较大。

以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的广州、武汉和南京为例,按照库存套数来看,广州、武汉、南京库存主力均为100-120平中等面积段,占比均在2成以上,其中160平以上大面积段库存套数同环比齐增,库存压力略有上升。

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高端住宅供应量稳中有增,但是成交增幅远不及供应带来短期库存积压。

不过,不同城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特征。

广州库存套数占比增长的面积段集中在120-140平和160-180平,武汉大面积段库存增幅显著,其中140-160平和180平以上同比分别增加1.26个百分点、0.56个百分点。南京较为特殊,100平以下小面积段和180平以上大面积段库存套数占比增幅都比较显著,而中等面积段100-140平库存套数占比跌幅显著。

城市外围区域库存仍在持续增长,以广州为例,外围低价值片区库存占比相对较高且同比持增,广州增城区2025年6月末库存套数占比分别达到了22.26%,同比增长了0.06pcts。

而核心区库存占比较小,比如武汉武昌、江汉和南京玄武、秦淮、鼓楼等库存占比均不足5%。

不过,从变化情况来看,各城市核心区库存占比均有上扬的趋势。

从去化难度来看,去化周期较长的反而不是库存占比最高的房源,广州、武汉和南京库存结构与去化周期分布恰恰相反。

据CRIC测算,广州、武汉和南京三城面积段去化周期特征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即小于80平和大于180平去化周期高企,反而主力库存积压在100-140平的房源,因该面积段为主力供应和成交区间,因而去化压力并不算太大。

相较而言,小面积段80平以下和超大面积段180平以上因成交量有限,去化周期显著超城市平均。

以广州为例,70平以下和160平以上房源2025年6月末按12个月成交均值测算的去化周期均在30个月以上。

另外,武汉70-80平和180平以上房源库存去化周期分别为46个月和27个月,而主力库存面积段100-120㎡房源去化周期在21个月左右。

从区域结构来看,城市外围区诸如广州增城区、花都区,南京高淳区、六合区,武汉长江新区、新洲和蔡甸等2025年6月末库存去化周期均处于各城市区域前列,存在显著的供大于求的情况。

在50城狭义库存规模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同城市区域、房源类型库存压力分化明显,尽管整体去化周期缩短,但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周期仍超18个月,压力犹存。

从房源结构看,80平以下小户型和180平以上大户型去化难度最大,城市外围库存积压严重,而核心区库存占比略有上升趋势。整体来看,随着后续市场迎来阶段性放量,未来重点城市库存将会继续走低。

对于城市而言,仍需加力精准施策、优化供应结构,同时对于库存去化压力较大的外围区域,可以引导产业升级与转型,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实现房地产市场与城市整体发展的良性互动。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