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51个情人,174个私生子,40多家分公司,1500多亿美元的财产”,有人恶意

“51个情人,174个私生子,40多家分公司,1500多亿美元的财产”,有人恶意P图捏造了关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抓的谣言,还有人辟谣通告为假,请大家不要传播,直到少林寺自己发表了公告,承认了这一件事,央视新闻也是一锤定音。 2025 年夏天,少林寺的山门似乎比往常更沉了些。 起因是一张在社交平台疯传的伪造通告,上面用刺眼的红色字体写着:“释永信涉嫌多项罪名被抓,经查实其拥有 51 个情人、174 个私生子,控制 40 余家分公司及 1500 亿美元资产”。 这张漏洞百出的 P 图刚传开 3 小时,开封警方就通过官方渠道紧急辟谣,明确指出内容系恶意捏造,同时强调 “相关核查工作已全面展开”。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方丈,16 岁时还是安徽阜阳农村的少年刘应诚。 1981 年,他背着简单的行囊投奔嵩山,彼时的少林寺断壁残垣,12 位老僧靠 28 亩薄田度日,连晨钟都透着几分虚弱。 行正大师为他剃度时赐法号 “永信”,或许没料到这个少年日后会让少林的名字响彻商界。 改变始于 1987 年,22 岁的释永信开始主持寺务,做的第一件 “出格” 事是给武僧团换了统一的练功服。 1994 年,当 “少林寺牌火腿肠” 出现在县城小卖部时,他带着僧人冲进工商所,成了新中国宗教界第一个打商标官司的出家人。 这场官司赢了之后,他带着法务处的僧人跑遍全国,一口气注册了从 “少林拳” 到 “少林素饼” 的 700 多个商标,连释永信自己都没想到,这些商标后来成了商业版图的基石。 1996 年深秋,释永信在郑州一家电脑培训学校学会了上网,回来就拍板建少林寺官网。 彼时拨号上网还需敲代码,他让人把《易筋经》白话译本、武僧团表演视频全挂上去,甚至开通了英文页面。 这个举动在当时的宗教界引发轩然大波,有老僧指着他的鼻子骂 “离经叛道”,但网站上线三个月后,日均访问量突破 10 万,不少外国游客拿着打印的网页找到山门。 商业的齿轮一旦转动就停不下来,2008 年淘宝刚兴起时,少林寺开了官方店卖禅修服和跌打药膏。 2011 年和深圳卫视合办 “功夫之星大赛”,收视率超过同期选秀节目。 而早在 2006 年,他们就在澳大利亚买下 1200 公顷土地,计划打造 “少林文化村”,预算 17.6 亿。 这些操作让释永信得了个 “CEO 方丈” 的绰号,但争议从未停歇。 2015 年,一个叫 “释正义” 的匿名账号在论坛爆料,贴出户籍登记页截图称其有私生子,还附上女子的录音,说释永信用寺里的钱买了辆价值百万的越野车。 当时少林寺报警称遭诽谤,警方调查后认定部分材料系伪造,但 “双重户口”“早年被迁单” 等说法始终没彻底澄清。 更让网友哗然的是 2018 年,有微博用户质疑功德箱资金去向,被少林寺认证的僧人用脏话辱骂全家,截图传遍网络,释永信事后仅轻飘飘回应 “僧俗有别”。 最近释永信的事件,也令中国佛教协会注销其戒牒的公告,彻底坐实了事件的严重性。 有知情人透露,被查的资金涉及 2019 年启动的 “少林文化产业园” 项目,其中 4.7 亿去向不明。 类似的故事在宗教界并非孤例。 泰山灵应宫的道士们曾开网店卖 “开光符咒”,单月流水超百万,结果因偷税被查。 重庆某寺庙把地宫做成 “功德墓”,卖给信众存放骨灰,最后被民政部门叫停。 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当晨钟暮鼓里混进算盘声,清净地该如何守住本心? 如今的少林寺,武僧团依旧在演武场练功,只是游客拍照时总会多问一句 “方丈去哪了”。 山门外的银杏树叶又开始泛黄,1500 年的风吹过,似乎在说:有些路一旦踏上,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对此,有网友表示,这事儿看下来,真是五味杂陈,少林寺本是禅宗祖庭,现在倒成了商业帝国的代名词,想想都觉得魔幻。 释永信把寺庙搞成这样,说是振兴少林,可看着更像在搞资本扩张,又是注册商标又是买地皮,连澳大利亚都有大项目,哪还有出家人的样子? 还有的网友表示,那 51 个情人的谣言肯定是瞎编的,但寺庙自己都承认他挪用资金、破了戒律,这就不是空穴来风了,之前有和尚在微博骂网友那事就够离谱的,出家人满口污言秽语,可见内部风气早变了。 商业化不是不行,但得有底线吧?香火钱、门票钱本该用于修庙、弘法,现在倒成了搞房地产的本钱,信众的虔诚成了某些人的敛财工具,这也太寒心了。 希望能彻底查清,给大众一个交代,别让千年清誉毁在铜臭味里。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