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英国皇家海军这两艘耗巨资打造的庞然大物,“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如今的日子相当不好过。 它们不光花掉了英国纳税人海量的钱(约合550亿人民币),还成了让人头疼的大麻烦。 退休的海军少将、中国军事专家张召忠早在2019年就提出过警告,说英国可能扛不住养航母的巨大负担,这两艘大家伙很可能会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甚至可能要卖掉或封存一艘。 当时不少人觉得这话说得有点过,毕竟是英国啊,当年的海上霸主。可瞧瞧现在,这两艘航母的处境还真被他说着了,离彻底报废不远了。 2007年,英国政府雄心勃勃地拍板要建两艘新航母,想重振皇家海军雄风。那时候拍胸脯说,花个40亿英镑就能搞定。 结果一开建,钱就跟漏了的水龙头似的止不住。等“伊丽莎白女王”号在2017年正式加入海军时,两家伙前后已经花了64亿英镑。 更坑的是,伺候这两艘6万多吨的大家伙,每年光是维护保养、加水加油、人员开支,没个7000万英镑根本打不住。 它们还老出毛病。2020年,“威尔士亲王”号闹了个大笑话,舰上的消防管道居然爆裂了,海水哗哗地冲进主机舱,把关键的电控设备都搞坏了。 到了2022年,它本想去大西洋对岸显摆显摆,结果半路上推进系统直接“撂挑子”,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返航。 英国媒体统计过,光“威尔士亲王”号在它服役的头几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船厂里趴着修船,实际在大海上晃悠的日子少得可怜。 姐妹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也没好到哪去。2024年初,它本来要参加北约一次挺重要的军事演习,结果又出问题了,螺旋桨轴严重腐蚀! 舰队开拔在即,英国海军竟然拆了“威尔士亲王”号上同型号的好零件给它装上,让后者成了实打实的“备件库”。 官方的说辞是拆换零件很正常,但服役没几年的新航母就靠互相拆零件才能开动,英国造船工业的底子是真不行了。 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第一次跑印太地区去搞所谓的“远洋存在”,自己家的F-35B实在凑不够数,甲板上几乎一半的飞机都得靠向美国借。 今年7月,当英国航母编队在南海活动时,面对中方正规海空力量,这支舰队选择绕道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离开了该水域。英国方面当时说是技术原因需要绕道去澳大利亚。 要是真需要就近大修,直接去日本比跑澳大利亚省钱省时多了。选择绕远路,恐怕就是战斗力不足心里没底的结果。 说到底,英国还想撑住“全球大国”的架子,可根本没实力独当一面执行远洋任务,连自己凑支像样的航母护航舰队都困难。 航母曾是大英帝国海军荣耀的代名词,英国人自己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现代航母(1918年的“百眼巨人”号)。二战时更是拥有庞大的航母舰队。 但现在,技术实力撑不起野心,经济实力养不起野心。掏空国库造出来撑门面的巨舰,反而越来越像是沉重负担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