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为什么中国这次没有公开支持柬埔寨?原因很简单——换人了,今天的柬埔寨已不再是洪森

为什么中国这次没有公开支持柬埔寨?原因很简单——换人了,今天的柬埔寨已不再是洪森时代那个“铁杆盟友”。2023年8月,洪森长子洪马奈正式接过首相权杖。这位西点军校毕业生、曾在欧美多所大学游学的“70后”,在价值观与外交取向上都与父辈出现了微妙却关键的错位。

柬埔寨这两年的外交风向确实有点微妙。2023 年洪森把首相位子交给儿子洪马奈后,这个东南亚小国的对外姿态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以前洪森时代,柬埔寨在国际场合那叫一个仗义,不管是南海问题还是涉疆议题,只要中国需要,柬埔寨代表团绝对第一个站出来挺你。可现在呢?在东盟峰会这种场合,柬埔寨代表发言都得先掂量三遍,生怕说错一个字。

洪马奈这哥们儿跟他爸路子不一样。他 18 岁就去美国西点军校镀金,后来又在纽约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读经济学,朋友圈里净是欧美精英。这种背景让他对西方那套价值观多少有点认同感。就拿 2025 年泰柬边境冲突来说,要是搁洪森那会儿,早就调兵遣将硬刚了,可洪马奈第一反应是给联合国安理会写信,控诉泰国侵犯主权,还重启全民征兵制度,摆明了要走 “国际舆论 + 军事威慑” 的复合路线。这种做法跟中国一贯主张的 “双边谈判解决争端” 风格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

更值得玩味的是,洪马奈上台后悄悄调整了外交布局。2024 年他会见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时,特意提到 “感谢美国自 1990 年代以来对柬埔寨重建的支持”,还跟人家讨论扩大投资、卫生和执法合作。与此同时,他宣布未来五年要和美、法、德、日、澳全面加深合作,涉及科技、农业、教育等多个领域。这种 “向西转” 的架势,让不少人想起菲律宾杜特尔特时代的外交摇摆。

不过洪马奈也没完全撕破脸。2025 年 5 月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他还一口一个 “柬中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建 “一带一路” 的重要性,特别提到金港高速公路、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这些中柬合作项目。这说明柬埔寨在经济上还离不开中国 —— 毕竟中国连续 11 年是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2024 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200 亿美元。但在政治议题上,洪马奈明显留了一手。比如 2025 年东盟峰会讨论南海行为准则时,柬埔寨代表团一改过去 “坚定支持中国立场” 的风格,发言变得模棱两可,强调 “各方应保持克制”,这种微妙变化让圈内人都看在眼里。

中国这边自然也察觉到了风向。2025 年泰柬冲突升级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态始终强调 “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既没像过去那样公开支持柬埔寨,也没批评泰国。这种中立姿态背后,是对洪马奈政府外交转向的一种战略回应。毕竟,当一个曾经的 “铁杆盟友” 开始在大国间玩平衡术时,公开力挺反而可能让双方都尴尬。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洪马奈这代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变了。他们不像父辈那样经历过冷战和地缘政治的腥风血雨,更倾向于用商业思维处理国际关系 —— 哪边能带来实际利益,就跟哪边多亲近些。这种实用主义外交虽然能短期内为柬埔寨争取更多资源,但也让中柬关系从 “兄弟情义” 变成了 “利益交换”。中国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选择用 “冷处理” 来观察洪马奈政府的真实意图,毕竟在国际政治中,沉默有时候比表态更有力量。

说到底,柬埔寨的外交转向不过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策略。洪马奈想在中美之间踩钢丝,既拿中国的投资搞基建,又借西方的支持提升国际话语权。但他可能忘了,钢丝走得再好,也不如脚踏实地来得稳当。中国这边早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既不拆台也不捧杀,就这么静静看着 —— 毕竟真正的朋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那些随风摇摆的,终将被历史的潮水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