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善评》,传播滕州好声音,汇聚滕州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何敬娴
暑期来临,孩子们暂时卸下书包,迎来了一段自由时光。然而,当我们看到留守儿童在村口翘首期盼父母归来的身影,看到城市"小候鸟"独自在家与电子产品为伴的孤独,看到一些孩子因缺乏监护而遭遇意外的新闻,不禁让人思考:如何让每一个童年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暑期儿童关爱不仅是一个社会议题,更是衡量我们文明高度的标尺。
暑期儿童关爱缺失的背后,是当代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人口流动,据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万,流动儿童约3500万。这些孩子中,许多人在假期面临着"二次留守"的困境——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陪伴;社区资源有限,难以覆盖;安全知识匮乏,隐患重重。有孩子独自在家从阳台坠落的悲剧,也有留守儿童下河游泳溺亡的惨痛案例。这些事件暴露出我们在儿童关爱网络建设上的漏洞,敲响了暑期儿童安全保护的警钟。
破解暑期儿童关爱难题,需要编织一张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家庭尽责的立体防护网。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有效模式:江苏的"爱心暑托班"实现了社区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与专业教师共同设计课程;浙江推出"春泥计划",将文化礼堂变身儿童乐园;广东的"护苗行动"组织公安、社工、医生进社区开展安全教育。这些创新实践表明,当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就能为孩子们筑起温暖的避风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某些企业推出的"带娃上班日"、弹性工作制等举措,为职场父母陪伴孩子提供了可能,展现了企业的社会担当。这些平凡而温暖的例子告诉我们,关爱不仅是物质满足,更是精神共鸣;不仅是安全看护,更是心灵对话。一个被爱浸润的童年,会成为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的能量源泉。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我们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投入暑期儿童关爱,就是在播种明天的希望。从完善政策保障到激发社会参与,从强化家庭责任到提升个人意识,每一份努力都将汇集成爱的江河。让我们携手行动,确保没有孩子在假期被遗忘,让每一个童年都能在安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