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让步,美国对欧洲开出来的条件,复制到我们身上失败了!经过两天的谈判,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基本结束,而中美达成的共识是美中贸易谈判协议再延长90天。在谈判之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特朗普将是是否延长停战协议的最终决策者。 这明摆着是把欧洲当“提款机”,用关税大棒逼着盟友让利。可转头到了中国这儿,美国那套“胡萝卜加大棒”的把戏就玩不转了。 就拿关税来说,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已经从10%涨到145%,可中国愣是没被吓住,反而是美国农民叫苦不迭,特斯拉上海工厂的ModelY照样卖得风生水起。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美国自己都有点扛不住了。 美国财长贝森特这次来,开口闭口就是“结构性改革”“对等关税”,想逼着中国在知识产权、技术转让这些核心领域让步。可中方代表何立峰副总理压根不吃这一套,直接甩出“平等、尊重、互惠”六字真言。说白了,中国可以谈,但绝不当冤大头。 这边美国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那边中国就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把美国军工企业急得直跳脚。 比亚迪、蔚来这些国产电动车品牌早就把欧洲市场搅了个天翻地覆,美国那点关税根本伤不到筋骨。中国有自己的“双循环”战略,国内大市场足以消化产能,根本不怕美国的贸易封锁。 这次谈判还有个细节值得玩味: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会前特意提到,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之一。这话里透着无奈,美国老百姓离不开中国的电子产品、日用品,美国企业更离不开中国的稀土、锂电池。 就算特朗普再想打贸易战,美国的产业链也承受不起和中国脱钩的代价。就像之前美国对华为实施芯片禁令,结果高通、英特尔这些美国企业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申请豁免。 说到底,美国这次在谈判桌上的碰壁,根子在于误判了中国的战略定力。他们以为中国会像欧洲那样妥协,却忘了中国早在2018年贸易战开打时,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从对美加征关税到扩大内需,从推动“中国制造2025”到构建“一带一路”,中国一步步把主动权攥在了自己手里。就像商务部发言人说的,中国的发展成果是14亿人辛辛苦苦干出来的,不是谁施舍的。 毕竟在当今世界,靠关税大棒吓唬人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真正的大国较量,拼的是产业链韧性、市场深度和战略智慧,而这些,中国都不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