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又默默干大事了? 有人问莎莎商业价值这么高,平时穿着又很朴素,钱都花哪里去了 其实,她的钱有一个固定的用处,那就是捐款献爱心 在体育圈,孙颖莎是个“异类”。 当其他运动员在颁奖礼上戴着名表、拎着奢侈品包时,她穿着一件170元的爱心卫衣、200多块的裤子、400元的国产鞋,全身行头加起来不超过900块。 这身打扮放在普通人身上都算节俭,更别说一个年收入400万的奥运冠军。 有人调侃:“莎莎的‘奢侈品’可能就是她的球拍。”但她的朴素并非作秀,而是骨子里的消费观,“衣服只要适合自己,穿着舒服就好,没必要追求昂贵品牌。” 就是这么一位连衣服都舍不得买贵的运动员,却在公益捐款上毫不手软。 这不是她第一次“精准捐款”。半年前西藏日喀则地震,她和搭档王楚钦一起捐赠粮油、篷布。 2023年河北涿州水灾,她默默通过江苏省慈善总会捐款。从2024年起,她还以“竞燃之夜”跑团TOP1的身份持续发起公益捐赠。 孙颖莎的商业价值在国乒女队里数一数二,但她的钱似乎从没花在自己身上。 武汉疫情,她向湖北红十字会和武汉分别捐款100万、50万,涿州水灾,她低调捐款,具体金额未公开,但被证实通过正规渠道援助。 粗略统计,她这些年公开的捐款已超300万。 别的明星晒豪车豪宅,莎莎晒的是捐款单,别的运动员代言奢侈品,莎莎的“代言”可能是某宝平价国货。 为什么她能坚持低调做公益?内在驱动,而非作秀,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心流体验”,当一个人因帮助他人而获得精神满足时,会形成自我强化的正向循环。 孙颖莎的公益行为正是如此,她不需要热搜,捐款后甚至连宣传都没有,纯粹是出于共情和责任感。 “燕赵儿女”的家乡情结,她来自河北石家庄,对家乡的灾情格外关注。京津冀水灾时,她捐赠的物资直接定向送往河北。 赛场上,她是“小魔王”,手腕发抖也不放下球拍;生活中,她是“小太阳”,用行动诠释“强者不仅要赢比赛,更要守护弱者”。 2025年7月29日,美团官宣孙颖莎为“美味生活代言人”,结果球迷们玩出了新花样,点外卖但不要求配送,备注,“此单不必送达,送给骑手饮用,庆祝孙颖莎代言美团,天气炎热请注意防暑。” 订单大多是奶茶、绿豆沙等解暑饮品。骑手们感动回应也引起了很多眼泪,更是成了现象级暖闻。 别的明星代言带动销量,莎莎代言带动“爱心订单”,这大概是最省物流费的外卖活动,骑手直接原地喝奶茶。 孙颖莎的朴素和慷慨,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赛场上,她一身百元国货,却能用球拍横扫世界冠军。 生活中,她节俭到极致,却把百万收入化作无声春雨,滋润千里之外的受灾同胞。 当京津冀的母亲们打开粉色标签的女性关爱箱,当美团骑手举着球迷送的奶茶致谢,孙颖莎的名字不再只是金牌榜上的符号,而是“温暖”的代名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