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已经崩溃了, 直接破口大骂,看了《南京照相馆》之后,他们说这部电影就应该早早播放出来,像《哪吒》一样,走向世界。 这些老外的反应一点不意外。当镜头扫过泛黄照片里扭曲的面孔,当快门声和惨叫声在黑夜里重叠,任谁都没法保持冷静。那不是虚构的剧情,是1937年冬天真实发生在南京街头的噩梦。 有人说这电影太残酷,不该拿出来“贩卖苦难”。可你去问问纪念馆里那些玻璃柜里的遗物——带血的课本,断裂的怀表,还有母亲写给战死儿子的最后一封信。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是在呐喊:别忘了。 《哪吒》走向世界靠的是奇幻想象,《南京照相馆》该走出去凭的是历史重量。去年某国际影展上,有观众看完后在离场时集体驻足默哀,有人举着“对不起”的牌子站了整整三小时。真相从来不需要讨好谁,它自带震撼人心的力量。 总有人担心这类题材会“激化矛盾”。可看看东京某大学的课堂,教授播放这部影片后,日本学生自发组织了“为和平徒步”活动。真正的伤害从来不是真相造成的,是刻意的遗忘和粉饰。 我们拍南京,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是想让那些在12月的寒风中倒下的人知道,他们的痛苦有人记得。是想让今天捧着奶茶刷手机的年轻人明白,安稳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部电影里没有超级英雄,只有一个个普通人的脸。修相机的学徒,送报的少年,抱着孩子的母亲,他们在镜头前留下的最后影像,比任何特效都让人揪心。这就是历史最锋利的样子,不需要煽情,本身就带着千钧之力。 《南京照相馆》要走出去,靠的不是炫技,是那份穿越时空的真实。当外国观众在黑暗中擦眼泪时,他们看懂的不只是中国人的伤痛,是所有战争中无辜者的悲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