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枕边人!近日报道,广东,一男子再婚,和二婚妻子合买了一套房子,房子价值千万,俩人说好,各占50%,男子要求,他的50%写在他儿子名下,50%写妻子名子,妻子并未多想,欣然同意,不久,二人离婚,男子提出,房子的一半属于他儿子,妻子那部分是夫妻共同财产,他要分走一半,一审判决,法院这样判了! 广东发生的一起房产纠纷,把婚姻里的算计、信任和法律全都搅到了一起,男方王先生(化名)是二婚,还带着一个儿子小A(化名),平时一个人带孩子生活。 后来他认识了李女士(化名),两人谈起恋爱,王先生对李女士非常殷勤,送花、说好听的话,对李女士特别上心,很快就让李女士觉得遇到了可以依靠的人,两人很快就准备结婚。 在结婚前,王先生对李女士说,两个人既然打算组建家庭,就应该有一个稳定的家,他建议两人一起出钱买一套婚房,房子选在地段不错的小区,环境好,交通也方便,就是价格不便宜,总价在一千多万。 谈到房产登记时,他提出一个看似公平的方案:房子一人一半,但是他的那一半直接写在儿子小A的名下,李女士的一半写在自己名下,王先生说这样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 李女士当时没有多想,以为这样安排也是出于父爱,反正自己的一半产权有保障,就同意了这个方案,买房后两人领证结婚,看起来像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没想到结婚后的生活,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婚前殷勤的王先生慢慢变得冷淡,不关心家里的事,夫妻间矛盾越来越多,最后婚姻破裂,两人选择离婚。 到了分财产的时候,李女士才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她以为房子是两人一人一半,结果王先生提出,写在儿子名下的部分是夫妻俩共同送给孩子的礼物,这部分属于孩子个人财产,不能分。 登记在李女士名下的那一半房产,按照规定,离婚时要平分,这样一来,李女士一半份额的房子,还得再分出一半给王先生。 李女士觉得不公平,但一审法院支持了王先生的说法,按照这个判决,她不仅要给王先生好几百万折价款,剩下200多万的房贷还得自己一个人扛。 李女士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重新调查了前因后果,认定王先生在买房时提出把自己的份额登记在孩子名下,其实并不是赠与,而是为了让孩子替自己持有,换句话说,孩子名下那一半房子还是属于王先生个人的。 同时,法院也认定李女士名下的部分并不是共同财产,因为她当时买房用的也是自己婚前的个人财产,没有和王先生混到一起,所以这部分属于李女士个人。 最终,二审推翻了一审的判决,改成房子的一半归王先生(实际由孩子代持),另一半归李女士,两人各自承担一半剩下的房贷。 这个案件在网上引起了很大讨论,不少人说:“这哪是婚姻,是精心算计。”还有人感叹,再婚一定要把钱和财产问题说清楚,最好有明确的书面协议,不然最后可能吃大亏。 从法律上看,这个案子给大家提了个醒:婚姻里的财产问题必须说清楚,不能全凭口头承诺,财产登记在孩子名下,有时候并不能代表就是孩子的,要看出资人是谁,也要看真实意思。 婚姻需要信任,但信任并不代表放弃保护自己,二审的判决,算是给了李女士一个公道,也提醒大家,感情可以是感性的,但财产一定要理性处理。 信源: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