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4年,河南一73岁老农因欠债不还被列为老赖,法院人员上门时,他害怕的躲了起

1994年,河南一73岁老农因欠债不还被列为老赖,法院人员上门时,他害怕的躲了起来,让人没想到的是,法官找到他后,却握着他的手安慰道:“老英雄,让您受委屈了!” 1994年的冬天,河南灵宝阳平镇,天冷得像刀子刮。法院的车开进了沟南村,村里人远远看着,都在小声议论。车子停在了一座破得快塌了的茅草屋前,这是卢文焕的家。 执行法官赵江波心里也犯嘀咕,欠条上写着几千块钱,不算小数目,但也不至于把人逼到这份上。可债主告上门,程序得走。 敲了半天门,一个年轻人探出头,眼神躲闪,说卢文焕不在。赵江波看这光景,心里就有数了。他带着人进了院子,那真叫家徒四壁,风从四面八方的墙缝里灌进来,屋里最值钱的,可能就是那口用了几十年的铁锅。 “人呢?” “……去、去亲戚家了。” 赵江波没多问,绕到屋后,在一个堆满杂物的柴房里,找到了蜷缩在角落里的卢文焕。老人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旧棉袄,满脸皱纹,眼神里全是惊恐和羞愧。他以为,这是要抓他去坐牢了。 “老人家,别怕,我们就是来了解下情况。”赵江波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温和点。 卢文焕哆哆嗦嗦地站起来,嘴里一直念叨:“我对不起国家,我给政府丢脸了……” 一个欠债还不起的老人,第一反应不是求饶,而是觉得给国家丢了脸。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赵江波觉得这事儿不简单,就跟老人聊了起来。 1949年的豫西,可不太平。解放战争的大局已定,但残余的匪患,就像牛皮癣,折磨着刚刚迎来新生活的百姓。其中最狠的一个,叫李子奎。 这李子奎,外号“豫西魔王”,是灵宝县的“天字一号大匪首”。他可不是一般的土匪,这家伙有国民党的正式任命,挂着“豫西剿共总指挥”的头衔,手下几百号人,个个都是亡命徒。根据《灵宝县志》的零星记载,李子奎匪帮在解放前后,杀害的干部群众,不下三百人。老百姓晚上听到狗叫,都吓得不敢出气。 剿灭李子奎,成了当时陕州军分区的头等大事。几次围剿,都被他利用复杂地形给溜了。1949年12月,剿匪部队得到情报,李子奎藏在新郑马家寨一个地主家的地洞里。 这种地洞是豫西特有的,地下通道像迷宫,易守难攻。谁去执行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27岁的解放军战士卢文焕站了出来。他1947年入伍,爹娘走得早,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对祸害百姓的土匪恨之入骨。他枪法好,脑子活,是突击队的最佳人选。 行动那天深夜,卢文焕带着几个战友摸到地主大院。地洞口只有一个,洞里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李子奎肯定有枪,而且是那种随时准备同归于尽的亡命徒。 卢文焕把心一横,让战友们守住洞口,自己把冲锋枪上了膛,一个人钻了进去。洞里漆黑一片,全是土腥味。他猫着腰,一步步往前挪。突然,前面传来一声厉喝,一道黑影闪过,紧接着就是一声枪响。 子弹擦着卢文-焕的头皮飞了过去。电光火石之间,卢文焕没退反进,猛地扑上去,和黑影滚成一团。那人正是李子奎。李子奎拼命反抗,掏出短枪顶在了卢文焕的肚子上。 “一起死!”李子奎吼道。 卢文焕临危不乱,大喊一声:“李司令,我们首长让你出去谈判!” 李子奎一愣,手上力道松了半分。就这一下,卢文焕用尽全身力气,一个翻身将他死死压住,枪也被夺了下来。洞外的战友们听到动静,一拥而入,把这个作恶多端的“豫西魔王”活捉了。 活捉李子奎,震动了整个豫西。1950年,河南省军区召开庆功大会,卢文焕被授予**“特等功臣”**称号。在那个年代,“特等功”是什么概念?那是拿命换来的最高荣誉。按照当时的政策,卢文焕完全可以留在城里,安排一份体面的工作,衣食无忧。 可他做了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庆功会开完,他把那枚金灿灿的奖章和一张写着“特等功臣”的奖状,用红布包好,塞进一个木箱子,然后背上简单的行囊,悄悄回了老家。 组织的同志找到他,劝他留下。他憨憨一笑,说了句让在场所有人动容的话:“仗打完了,俺就该回家种地了。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俺能活着回来,就够了。国家刚安定,到处都要建设,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 从此,世上少了一个战斗英雄卢文焕,多了一个普通农民卢文焕。他娶妻生子,当过生产队长,带着乡亲们战天斗地。他把那份天大的功劳,严严实实地压在了箱底,一压就是44年。连他的儿女,都只知道父亲当过兵,受过伤,至于是什么兵,立过什么功,一概不知。 时间回到1994年那个冬天。当卢文焕颤抖着手,从箱底翻出那张已经泛黄的“特等功臣”奖状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赵江波法官握着老人的手,眼眶湿了,说出了那句:“老英雄,让您受委屈了!” 原来,老人欠下的几千块钱,是为了给老伴治病,为了给儿子娶媳妇。他想尽了办法,就是没想过要拿出那份证书,去向国家开口。在他心里,功劳是过去的,是属于国家的,不能拿来换取个人的好处。 这事儿后来被报道出去,轰动全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帮老人还清了债务,安排他住进了荣军院,安度晚年。2011年,这位90岁的老英雄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