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1年,师长萧克在看到一位俘虏后大惊失色,急忙对看守说“他已经被俘虏了,可以

1931年,师长萧克在看到一位俘虏后大惊失色,急忙对看守说“他已经被俘虏了,可以不用再捆他了。”

俘虏投来了感激的眼神,却没有说话,萧克一回去就随便从自己的钱袋中拿出了一块大洋,叹了口气说“如今,我能为他做的也就仅此而已。”

因为这名俘虏,除了国民党将领身份外,曾经还是萧克的老师。

萧克是黄埔四期学员,进入学校后就在刘嘉树的手下学习军事理论课程,刘嘉树也非常喜欢这个聪明能干的年轻小伙子,尽管他能力平平,他还是不遗余力的去帮萧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这也让后来刘嘉树被俘后有了一次被释放的机会。

其实对于刘嘉树本人,能准确描述他的一生的一个词就是“普通”,他出生于湖南,在1924年由于机缘巧合加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学员。

北伐战争开始后,刘嘉树被编入军官团与敌军作战,可是由于自己胆怯惜命没过多久便被敌人俘虏,之后刘嘉树不知用什么办法从军阀手里逃脱,然后他就来到了蒋介石身边。

1931年,刘嘉树在参与对我党根据地的围剿时,由于急于立功,导致孤军深入,露出了军阵的弱点,这一机会被我红军指战员牢牢抓住,我军立即集中大量军力将刘嘉树部围困,刘嘉树也就在此情况下被我军俘虏,此后刘嘉树一直在接受我军的归降教育。

但他始终没有归降,并非他的骨头有多硬,而是他害怕答应变节后,蒋介石会把他的家人大卸八块,而且自己也确实不是什么好人,更别提谈什么革命理想了。

所以,刘嘉树就与劝降人员一直那么僵着,萧克就在这时出现了。

原来,当时萧克正在赶去外地开会,途中经过关押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地方,正好人困马乏,就在这附近休息,偶然看到了关押名单,却没想到在名单上竟然看到了如此眼熟的名字。

当他看到老师刘嘉树的名字的时候,内心猛然一阵震颤,于是他便打算去关押刘嘉树的地方看望老师一眼,于是就发生了故事开头的一幕。

只见刘嘉树全身被绑,对面的小同志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诫:“只要你愿意归降,就可以直接和左权首长说话,到时候你就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拯救中国。”

刘嘉树垂着脑袋,似乎在思考什么。

萧克当即走过去对劝降人员说:他已经被我们俘虏了,就先这样吧,给他松绑,我也认识他,我来试一试。”

看守见是萧克将军前来亲自劝降,顿时松了口气,他们马上给刘嘉树松绑,并很快撤出此地,留下四目相对却无话可说的两人。

萧克率先打破了沉默:“老师,好久不见了啊,您身体可好?”   刘嘉树只能一边苦笑一边回答:“身体好着呢,多谢你帮我松绑。”

萧克的眉头都快拧成了一个疙瘩,但和刘嘉树对话后他意识到,如果放这个人离开,也许到时他还会被国民党所用,甚至受到蒋介石赏识。

若是两党的关键战役中能击溃刘嘉树部,那么对于战斗的结果影响是巨大的。

萧克权衡片刻,便默然退去,他向上级打了个报告,担保可以先把刘嘉树放掉,以便给哦国民党埋一颗“雷”,未来更好的拿捏国民党部队。

在经过秘密会议后,我军还是同意了萧克的提议,于是萧克准备了一块大洋,亲自送到了昔日恩师手中:“我能做到的就是这些,老师您以后好自为之。”

刘嘉树被释放后,国民党高层为了宣传需要把刘嘉树宣传为“福将”,这事儿就连蒋介石也深以为然,刘嘉树在听多了对他的奉承后也开始变得飘飘然起来。

之后他虽然不敢直面共产党的军队,在后方却也原形毕露,加快了贪污腐化的行为,也忘记了当时萧克不舍而又复杂的眼神的含义。

解放战争时期,刘嘉树在广西再次被解放军俘虏,后来他被送往了功德林改造。

萧克知道他的情况后,因为组织上的规定,不便去看望他,刘嘉树就一直在劳动改造中度过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