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他是李克农的女婿,曾任云南省委书记,1966年被“打倒”,活到92岁 李启明这

他是李克农的女婿,曾任云南省委书记,1966年被“打倒”,活到92岁

李启明这个人,出生在1915年的山西神池县,那是个偏僻的地方,家里是旧职员家庭,从小就聪明伶俐,接受了点教育。1929年他到太原一中上学,那时候学校里有些进步思想在流传,他接触到日本共产党创始人河上肇的书,开始参加共产党外围活动。 1931年,他去监狱探望一个被捕的同学,那同学提醒他赶紧走,于是他和几个同学跑到汾阳,进了冯玉祥办的汾阳军官学校。 1932年9月,他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他才17岁,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主要干秘密军运工作,发展党员,积蓄力量。

加入党后,李启明先是随冯玉祥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打古北口战役,那是他早年参加抗日的一段经历。 1935年,他到了陕北,历任红军第26军42师3团连长、团参谋长,还当过红军学校大队长。1936年,他在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西北政治保卫局干活,1937年起,转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当秘书、科长、副处长,还兼延安军分区司令员。 1949年,他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安厅副厅长,还主持公安厅工作。这些年,他主要在情报和保卫领域发力,组建绥德外勤组、靖边外勤组,当组长,调回延安后任情报科员、科长、副处长。可以说,他是陕甘宁边区公安情报保卫工作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年轻有为,功勋不少。 新中国成立后,李启明继续在公安系统任职,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副部长、西北公安军副司令员兼政委。 1954年8月,他进了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几个月后兼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公安厅厅长。1960年11月,进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 1963年3月,任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代省长,同年12月正式当选陕西省省长。那时候,他还兼任陕西省体育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编委主任、中共陕西省委监察委员会书记等职。这些职位让他在地方治理上积累了不少经验,处理各种事务。 李启明和李克农的缘分,是在情报部门工作时结下的。李克农是情报界的传奇人物,李启明在中央情报部门任职期间认识了他,后来娶了李克农的女儿,成为女婿。 这层关系让他在党内更有信任,但他的成就主要靠自己一步步干出来的。李克农没带过兵打仗,却因情报贡献大,被授衔上将,李启明也继承了这种情报作风,在公安情报线上奉献一生。

作为李克农的女婿,李启明在党内逐步升迁,到1963年当上陕西省长,那是他事业高峰期。可1966年,一场政治运动来了,他受到冲击,被打倒。 那时候,很多老干部都遭牵连,他也不例外,从省长位置上下来,饱受批斗,身心承受压力。运动中,他被当众批斗,但保持淡定,没慌张,这让一些人开始忌惮。他没低头,没辩解,就那么扛着。整个过程持续几年,他从领导岗位跌落,生活和工作都受影响。 1966年被打倒后,李启明的生活一下子变了样,原来忙碌的日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批斗和隔离审查。他作为老革命,本来功劳不小,却因为各种原因卷入风波。 他在情报工作上的经验,让他知道怎么应对压力,没乱了阵脚。运动期间,他被要求写材料,反思问题,但没屈服。那些年,他体重掉了,健康受损,但坚持下来了。 后来,李启明主要在陕西待着,接受组织审查。1967到1976年,这十年他基本脱离领导工作,干些杂事,或者下放劳动。很多人那时候都经历类似,他也不例外。 作为女婿,李克农的声望也没帮上忙,因为李克农自己在1962年就逝世了。运动中,他被贴上标签,家庭也受影响,但没崩盘。他用情报员的韧劲,熬过了最难的阶段。

风波过去后,1977年,李启明终于恢复工作。那年中央找他谈话,让他去云南任职。先是任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然后是中共云南省委常务书记、云南省纪委第一书记。 1979年8月,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务书记、省纪委第一书记,同年12月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二书记,还当了云南省政协主席。 1983年,他从这些岗位退下来,担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保留荣誉。整个任期,他用积累的经验,帮助稳定云南局势,推动当地建设,得到组织认可。 在云南,李启明重点抓纪检和政协工作,作为第二书记,他协助一把手处理党务,强调纪律建设。那时候云南边疆多民族,他参与协调民族事务,促进团结。 任政协主席期间,他组织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1985年,他离开昆明到北京,过起晚年生活,享受离休待遇。 晚年他阅读书籍,关注时事,没闲着。2007年12月19日,他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2岁。逝世后,很多领导人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显示他一生贡献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