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插手台湾问题后,中方当着16国大使的面,郑重提出一个要求。 最近这段时间,以色列在台湾问题上的动作有点让人看不懂。先是今年7月,以色列未来党议员托波洛夫斯基带着13个议员联署声明,公然嚷嚷着要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这类只有主权国家才能进的国际机构。 这种事儿在国际外交里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因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写进联合国决议的铁规矩,连以色列自己跟中国建交的时候都白纸黑字签了协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按理说,以色列作为中东的重要国家,跟中国在经贸、科技上合作挺多,2024年双边贸易额都到250亿美元了,中国还是以色列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可这次这些议员的行为,明摆着是在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反应特别快,直接把这事儿定性为“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战”,还连着问了四个问题:以色列个别议员是不是要跟“台独”绑在一起?是不是要做台海稳定的破坏者?是不是要损害中以关系?是不是要让以色列在国际上更孤立? 更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以色列议员闹出这档子事之后没几天,中国在人民大会堂接受16国大使递交国书的时候,特意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当时刚上任一个多月的以色列驻华大使贝以理也在场,中方当着所有人的面,希望使节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为深化中国同各国的友谊多做贡献。 这话听起来挺平常,但结合以色列之前的动作,其实是在敲打这些外交官: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什么,你们得心里有数,别跟着某些势力瞎掺和。 为啥中方要在这个场合说这话呢?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这16国大使里,可能有些国家跟台湾还有非官方的往来,中方是借这个机会统一传达立场,防止其他国家跟风效仿以色列的行为。 另一方面,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特别需要国际支持,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中东问题上说话分量很重。 中方在接受国书的时候特意提到“了解中国”,其实也是在提醒以色列:要是在台湾问题上执迷不悟,中国在中东事务上的立场可能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中方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经济上,暂停了跟以色列的半导体合作项目,延长以色列农产品的清关时间,这对以色列的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影响挺大,毕竟以色列每年对华农产品出口就有80亿元,钻石贸易占双边贸易额的70%。 军事上,解放军福建舰航母编队在事件发生后进入西太平洋演练,东部战区还在台海周边试射导弹,释放的信号很明确。 更让以色列没想到的是,中方把台湾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联系起来了。在联合国,中国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建国,推动落实“两国方案”,还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这招挺厉害,因为以色列在国际上本来就因为加沙问题挺孤立,中国这么一操作,以色列在外交上更被动了。 以色列这些议员为啥要这么干呢?说白了,就是国内政治斗争闹的。现在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因为加沙冲突支持率跌到27%,反对党未来党想通过制造外交事端转移国内矛盾,就把台湾问题当成了筹码。 可他们忘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碰了就得付出代价。以前立陶宛允许台湾设代表处,结果对华出口暴跌80%,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现在以色列得好好掂量掂量了。跟中国合作对它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太重要了,要是因为个别政客的鲁莽行为把中以关系搞砸了,损失可就大了。 而且中国在维护主权问题上从来不含糊,不管是贸易战还是其他领域的挑衅,中国都能强硬回击。以色列要是还想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就得明白一个道理:在台湾问题上玩火,最后烧的肯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