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823年,御史中丞一职出缺,穆宗命宰相李逢吉举荐人选,李逢吉不假思索,即刻推

公元823年,御史中丞一职出缺,穆宗命宰相李逢吉举荐人选,李逢吉不假思索,即刻推荐了以《悯农》传世的李绅,称其秉性刚直、为官清廉,乃肃清政风、整饬朝纲之不二人选。 穆宗深以为然,当即准奏。 穆宗不知道的是,李逢吉此举并非是因为赏识李绅,而是出于对他的憎恨。 当时李逢吉权倾朝野,广植党羽,织就了庞大的权力集团。其核心八人皆居要职,人称“八关”;“八关”之下,有各自党羽追随,号“十六子”。“八关十六子”盘根错节,在朝中形成无形巨网,百官噤若寒蝉,只求自保。 然而,总有刚直之人不肯屈从,李绅为其中翘楚,他多次忤逆李逢吉,遂成其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李逢吉将李绅推至御史台,意在坐观鹬蚌相争——御史台长官韩愈,也是耿介刚烈,眼中不容沙子之人。韩愈的刚烈之名,令素来飞扬跋扈的禁军也敬让三分。禁军私下相互告诫:“韩愈连佛骨都敢犯颜直谏,我们切莫犯其锋芒!” 李逢吉授意韩愈不需要循例“台参”(即下属拜见长官)规则,韩愈遂连日不至御史台。李绅不明就里,久候上司无果,遂发公文质询。韩愈手握宰相特许,自是不予理会。双方就往来公牍中言辞交锋,各执一词,措辞日益犀利,闹得沸沸扬扬,举朝皆知。 李逢吉见火候已足,立时上奏穆宗,指斥李、韩二人身居高位,却为小事失和,有失体统,理应严惩。 穆宗也认为此二人不识大体,遂下旨贬韩愈为兵部侍郎,贬李绅为江西观察使。 至此,李绅与韩愈方幡然醒悟,自己堕入了李逢吉构陷之局。二人立即以辞谢君恩为名,入宫面圣陈情。 真相大白后,穆宗当即收回贬官之命。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李逢吉心机深沉,处心积虑排除异己,心思之重,如负千钧。古人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宁触君子怒,毋犯小人忌,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