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薅羊毛捡大便宜?
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的
“低价充值”弹窗广告
实则是连环套的诈骗黑洞
有人因此赔光积蓄
更有人稀里糊涂成了洗钱帮凶
背后真相细思极恐!
真实案例
“充值100元话费只需支付90元!”一天,李先生被手机网页弹出的这则广告吸引,他根据广告内容尝试操作后,100元话费果真到账,随后,客服热情推荐他下载“某APP”,声称优惠更大,李先生觉得活动挺真实有效,于是又根据客服要求下载注册该软件,紧接着,客服以“购买优惠券既能自用又能销售赚差价”为诱饵,诱导他前后购买了1万多张折扣券,当李先生提现时,客服以“财务结算”为由拖延,48小时后,李先生投入的资金消失无踪,平台无法登录,他才惊觉被骗选择报警。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
话费充值诈骗已形成成熟的犯罪链条
诈骗分子往往是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
精心设计多层骗局
一步一步诱导人们上当受骗
除了上述直接被骗案例
还有更隐蔽的“洗钱陷阱”
王女士偶然间参加网络上“缴400元送100元”话费的活动,几天后500元话费果真到账,但她很快被警方传唤调查,原因是诈骗分子用其他受害人的被骗资金为王女士充值,而王女士支付的400元被转给电诈团伙,完成洗钱过程,王女士在不知情中沦为“洗钱工具人”。
从话费到电费
民生缴费诈骗手法五花八门
让人防不胜防
水电燃气等民生缴费领域
也是诈骗分子洗钱诈骗的重灾区
这些项目缴费金额小且分散
隐蔽性强
普通群众极易上当
大家一定要多留心
谨防被骗
诈骗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以“内部渠道”“员工福利”为幌子,推出“80元充100元话费”“8折电费”等优惠,远低于官方渠道折扣(官方通常为95折以上)。首次交易往往成功,在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后,骗子会以“更大优惠”为由诱导下载专用APP。由于这些APP无法在正规应用商店下载,所以需通过短信链接或浏览器安装,为后续诈骗铺路。最后,APP客服会以“购买优惠券转售赚差价”“刷单返利”等为诱饵,诱导受害者上当受骗,此时,受害者已经从“薅羊毛”变成被“宰肥羊”。
洗钱手法解析
诈骗分子用A受害人(电诈直接受害者)的被骗资金为B受害人(充值者)充值;B支付的费用被转移给诈骗团伙;完成赃款洗白。
1、不论是手机话费还是生活缴费,选择正规渠道。通过运营商官方APP、线下营业厅,或支付宝、微信生活服务等大型支付平台缴费。
2、警惕非即时到账的“慢充”。话费慢充被动参与洗钱的概率极大,如充值后超过正常慢充等待时间(通常为24小时内)未到账,立即联系运营商。
4、拒绝“小利”诱惑。声称“赚差价”“返利”的大都是诈骗套路。发现被骗后,立即停止资金投入,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