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放出十天停火“最后通牒”,声称将用史无前例的二级关税重创俄罗斯经济,企图逼迫俄乌停战。可克里姆林宫没等期限到来,就用行动回击: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率先开火,警告“威胁只会加剧战事”;外长拉夫罗夫紧随其后,公开将美方列入“敌对阵营”;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更直言——“特别军事行动会持续到完成普京亲自定下的目标”。
这不是俄方惯常的“强硬表态”,而是普京明确授意下的对美正面摊牌。白宫对“通牒”寄予厚望,以为凭借全球金融主导地位能迫使第三国“选边站队”,但形势很快脱离了美国剧本。
关键变量是:中国不买账。在中美刚结束的第三轮经贸会谈上,美方试图借俄伊石油议题对我施压,被中方以“谈判不涉及第三国”为由果断回绝。中国坚定维护与俄伊的能源合作,这使特朗普的二级制裁机制一开始就失去抓手。俄方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也因此敢于无视美国的经济封锁威胁。
俄罗斯深知自己经济体量不敌西方,但依靠能源出口、战场硬扛和战略盟友支持,普京已经把这场冲突上升到“抗西方联盟”的战略高度。美方想靠舆论封锁、经济打压、外交胁迫搞定战场态势的算盘,眼下正在失灵。
普京的“打到底”令下得毫不含糊,而特朗普的威胁,还停留在社交媒体上。现实再次说明:博弈不是靠话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