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4年,地下党员任远被俘。深夜,他轻声叫醒狱友,我重伤难治,日军已识破我身份

1944年,地下党员任远被俘。深夜,他轻声叫醒狱友,我重伤难治,日军已识破我身份,求你动手,别让我被折磨。 任远这个名字,听着平淡,背后却是一个比谁都活得拧巴的故事,他出身苏州书香门第,父亲是前清举人,家里摆满了线装书。按理说,他本该守着这份家业,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可谁知在学堂里偷看了几本进步刊物,年轻人心里那团火就被点着了,再也坐不住。他剪掉辫子,揣着几块大洋就跑去了上海,一头扎进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在纺织厂当学徒,他才算见识了书本以外的世界。童工被监工打得皮开肉绽,女工的手指被机器绞断,这些血淋淋的场面,比任何道理都管用,让他彻底看明白,只有跟着共产党走,这日子才有盼头。这个念头一旦扎下根,就再没动摇过。 后来,组织派他回了故乡苏州,任务是秘密建立情报网。任远摇身一变,成了茶楼的掌柜。那间茶楼二楼靠窗的雅间,表面上是富商名流谈天说地的地方,其实却是地下情报的枢纽。任远每天端着紫砂壶,听着评弹,眼神却像鹰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进出的人。 为了等一份日军军火运输路线的情报,他曾在茶馆里不眠不休守了三天三夜,就为确保万无一失。这种近乎自虐的耐心,不过是他工作的常态。 再周密的计划也防不住叛徒。就在他把一封密信藏进茶叶罐的瞬间,门外响起了日军的皮鞋声。他心里一沉,却没慌乱,顺手抄起算盘假装算账。可日本人不吃这套,直接掀了桌子,冰冷的刺刀顶上了他的胸口。 他被关进了唐山开滦医院,那里成了他的人间地狱。老虎凳、辣椒水,审讯室里的刑具一样没落。任远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可嘴却比铁还硬。事后披露的记录显示,他当时的血小板只剩1.8万单位,说白了,身体稍有震动就可能内脏大出血,人已经吊在了鬼门关。 就是在这种必死的绝境里,他的脑子却异常清醒。趁着看守换岗的五分钟,他用牙齿咬碎了浸满血的内衣口袋,把那张写着32个秘密联络站的纸条混着冷水,硬生生吞进了肚子。碎纸和血块混在一起,成了他用命筑起的最后一道防线。 更绝的是,他没有坐以待毙,反而展开了一场“以特制特”的反击。他主动向日本宪兵队长宫下“坦白”,说那个给日本人卖命的山海关伪警备团长张爱仁,其实是八路军的钉子。这一招“借刀杀人”,让双手沾满鲜血的汉奸反被主子送进了抚顺煤矿。 同时,任远又抛出三十多条真假混杂的情报,其中8个真实的联络站早已按预案转移,剩下22个虚构的地点,则把日军耍得团团转。当宫下大尉气势汹汹地带队突袭“北戴河情报站”时,只在一片废墟里找到了几年前就报废的电台零件。 也正是这一系列操作,让日本人产生了致命的误判。他们想,一个真正的高级特工,怎么会提供这种半真半假、甚至还搭进去一个团长级汉奸的情报。 这反倒像个被吓破了胆、想立功赎罪的普通文职人员。于是,他们把他从重刑犯审讯室转移到了普通牢房。这个决定,恰恰给了任远活下来的机会,残酷的刑罚早已拖垮了他的身体,可他的意志和智慧却帮他熬了过来。 任远设计的“虚实情报链”战术,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被广泛应用,据说有49个情报组都借鉴过他的方法,累计误导敌军调动127次,其价值,相当于凭空多出三个野战军的兵力。 直到1982年,协和医院的X光片上,还能看到一些微小的白色斑影,与泛黄的审讯记录一对照,才证实那正是他当年吞下的笔记本残片。这道跨越时空的忠诚密码,就这么一直留在了他的身体里,他临终前对采访者说:“真正的潜伏不在敌营,而在人心。” 在我国,有无数情报战士,为了搜集情报、助力革命,默默奉献甚至牺牲,他们是无形的守护者,以智慧与坚韧与敌人激烈斗争,行走于刀锋之上,奉献了一生。 信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