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0年,成都有个香烟店的老板,看报纸时习惯双腿并拢,后背胸膛挺得笔直,侦查员

1950年,成都有个香烟店的老板,看报纸时习惯双腿并拢,后背胸膛挺得笔直,侦查员见他坐姿太正,细查后,竟将其枪毙! 当时,成都刚解放没多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件怪事 —— 北门烟市有个香烟店老板,看报纸的姿势太特别,被侦查员盯上。 一查,这人竟是个大特务,最后被枪毙了。 这事儿得从侦查员高俊峰说起。那年他 25 岁,穿件灰布长衫,揣着介绍信,在北门烟市转悠。 他不是来买烟的,是奉命排查可疑人员,得装成普通老百姓的样子。 走着走着,街角 “惠民烟馆” 的老板引起了他的注意。那老板叫王家宾,正捧着《新新新闻》看。 一般人看报怎么舒服怎么来,可这王家宾不一样,腰杆挺得笔直,双腿并拢成 “外八字”,报纸举到胸口,活脱脱像个军人。 高俊峰心里打了个问号。他走进烟馆,提高嗓门喊:“老板,来包大前门!” 说着把五个银元拍在柜台上。 王家宾抬头的时候,高俊峰瞅见他左眉梢有个半寸长的疤,红扑扑的。 这一下,高俊峰想起上个月公安厅的通缉令 —— 国民党军统少将王子民,左眉就有这么个疤。 王家宾转身去拿烟,腰间皮带扣闪了下光。高俊峰眯眼一看,那是美式 M1911 手枪的枪套扣环。 一个卖烟的,带这东西干啥? 接下来三天,高俊峰天天来买烟。他发现王家宾收钱时五指并得特齐,递烟的动作跟军人敬礼似的。 更怪的是,只要解放军巡逻队从门口过,他就下意识摸腰,眼神紧盯着,跟防贼似的。 这天,高俊峰故意搭话:“王老板这坐相,跟黄埔军校出来的一样。” 王家宾擦柜台的手突然停了,抹布在玻璃上刮出刺耳的响。 他赶紧说:“客官别开玩笑,我就是个小生意人。” 可他耳朵尖红了,高俊峰看得清清楚楚。 回到公安厅,高俊峰连夜翻档案。在 1946 年 “李闻血案” 的卷宗里,他看到了王子民的资料。 资料显示,王子民左眉有刀疤,是军统少将,枪法准,尤其擅长短枪速射。 更关键的是,这王子民在云南受过美国顾问团训练,坐姿就是 “膝盖并拢、后背挺直” 的西点军校规矩,跟王家宾一模一样。 还有个细节。王家宾登记的籍贯是四川绵阳,可说话偶尔带点云南口音的 “儿化音”。 这也跟王子民的履历对得上。 高俊峰把情况报上去,科长一拍桌子:“调北郊户籍档案!”查出来的结果,更印证了他的判断。 1951 年 1 月 2 日凌晨,公安厅会议室烟雾腾腾。 高俊峰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个王家宾,就是王子民。昆明的李公朴、闻一多先生,就是他杀的。” 他接着说:“解放后他躲在成都,还策划了三起针对解放军的爆炸案。” 当天中午,六个便衣警察悄悄围住了惠民烟馆。 高俊峰一脚踹开后门,正撞见王家宾往红皮箱里塞金条。 “不许动!” 高俊峰举着枪对准他。 王家宾的手停在半空,苦笑了一下:“没想到,栽在个坐姿上。” 审讯室里,王家宾撕开衬衫,交代:“这是 1946 年在昆明,被学生军砍的。” 除此之外,他还交代,成都解放后,他一直躲在北郊,想联络剩下的特务搞 “斩首行动”。 高俊峰问他那对翡翠西瓜在哪儿,他突然大笑:“早送给台湾的蒋总裁了!” 1951 年 1 月 10 日,成都少城公园开万人公审大会。 王家宾被绑着押上台,台下一个白发老太太冲了出来,是闻一多先生的遗孀高真。 “还我丈夫!” 她举着血书要扑过去,被武警拦住了。 王家宾突然抬头说:“我认罪。但我想见个人。” 高俊峰去了候审室,王家宾盯着他胸前的党徽说:“要是当年我选了你们这条路……” 话没说完,一声枪响,子弹穿透了他的眉心。 王子民的死刑判决书上写着:“该犯暗杀民主人士,血债累累,罪无可赦。” 这个躲在烟馆里的特务头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多年的军事习惯 —— 一个不起眼的坐姿,成了暴露身份的关键。 他的落网,让成都少了个隐患。 刚解放的城市,就是靠高俊峰这样的侦查员,靠着他们不放过任何细节的认真劲儿,一点点清除暗藏的危险。 让老百姓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现在再看这段历史,除了感叹侦查员的敏锐,更能体会到当年社会安定的来之不易。 每一个细节的背后,都是无数人的警惕和坚守,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