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飞行员华龙毅满身鲜血挂在一棵树上,看着手提斧头围上来的陌生面孔,试探的用朝鲜话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回复:“OK!”华龙毅心中一咯噔。 1951年10月朝鲜的初雪裹着硝烟落下,华龙毅的降落伞挂在枯树杈上晃荡,肋骨断了两根,右臂弹孔汩汩冒血,他瞥见树下围拢的人影,羊皮袄裹身的汉子们攥着柴刀斧头,刃口结着冰碴。 飞行员用尽力气挤出朝鲜话,说自己是中国人,领头络腮胡突然咧嘴,喉管里滚出个洋词:OK!华龙毅心口猛缩,指甲抠进树皮裂缝,松脂混着血水冻成冰溜子。 跳伞前的空战还烙在眼底,华龙毅的米格15咬住美军F86时,座舱盖突然炸裂,寒风像铁砂掌扇得他耳鸣,击落敌机那刻,他看见自己飞机尾翼拖着黑烟,仪表盘碎玻璃扎进大腿。 弹射时左腿撞上翼梁,落地又滚进山沟,急救包早不知甩哪去了,此刻树下的皮靴踩雪声越来越近,他摸到腰间信号枪,只剩颗绿色信号弹,约定里这是遇险求救,可谁知道这荒山有没有自己人? 络腮胡的斧头突然劈向树根,木屑飞溅中,华龙毅的飞行服前襟被树枝勾破,露出内衬缝的中俄双语布条:“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 有个戴狗皮帽的小伙突然蹿上树,柴刀割伞绳时,刀尖划过他脖颈动脉,华龙毅闭眼等死,却觉身子一轻,小伙把他扛上肩头,羊膻味的热气喷在他冰凉的耳根。 山洞篝火噼啪作响,华龙毅的飞行服被扒开,络腮胡竟掏出针线缝伤口,线是拆的绑腿布,针在火上烤得通红,扎进皮肉时滋啦冒烟,最绝是止血粉,灰扑扑的粉末撒上去血就凝住,后来才知是烧焦的高粱壳拌草木灰。 狗皮帽小伙递来烤土豆,华龙毅咬一口硌到牙,半颗变形的机枪弹头嵌在薯肉里。 破晓时山洞外响起三长两短哨音,络腮胡突然抓把炭灰抹华龙毅脸,又扯块破羊皮裹住他军装,推门进来的人民军军官狐疑打量,络腮胡指着他腿伤比划:坠崖猎户! 军官刺刀尖挑开羊皮,华龙毅的飞行靴露了馅,千钧一发之际,狗皮帽小伙突然哼起《国际歌》,调子跑得荒腔走板,华龙毅却听出是东北抗联老调。 真相在转院路上揭晓,担架颠簸时,络腮胡塞来半块压缩饼干,包装印着“沈阳饼干厂1950”,华龙毅指饼干盒上的五角星,对方突然掀开棉袄,贴身衬衣别着褪色的“东北民主联军”臂章! 原来这是支敌后游击队,领头的赵队长四野出身,狗皮帽小朴是延边朝鲜族,全队就他懂点英语,那声“OK”是跟美军战俘学的口头禅。 归队那天,赵队长往华龙毅兜里塞布袋,打开是颗变形的12.7毫米弹头,刻着歪扭的“1951.10.华”,小朴红着眼圈比划:这是您飞机上的,俺从树杈里抠出来的! 华龙毅把弹头按在断肋处,冰凉的金属硌着骨裂处,竟比止痛药还管用。 三十年后军事博物馆的展柜里,这颗弹头旁添了张泛黄照片,1986年华龙毅访朝时,在当年坠机山头遇见放牛老汉,正是狗皮帽小朴。 两人蹲着抽烟时,老汉从牛铃里掏出个物件:半片米格15方向舵残骸,边缘磨得溜光,照片背面钢笔字洇开:树还在,雪还白。 参考资料:中国军网 《孤胆英雄华龙毅:中华儿女,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