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国人的败类!”2018年,王毅外交官怒斥道,只因两名中国男子身着仿制日本二战

“中国人的败类!”2018年,王毅外交官怒斥道,只因两名中国男子身着仿制日本二战军服,在南京抗日碉堡遗址前拍照,最终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2018 年春节刚过,一张照片在网上炸开了锅。两名中国男子头戴侵华日军军帽,身着仿制二战军服,手持带刺刀的步枪和 “武运长久” 旗,在南京紫金山邵家山碉堡前摆拍。这里是当年南京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碉堡墙壁上的弹痕至今清晰可见,每一道裂痕都浸透了先烈的鲜血。 这不是简单的 “角色扮演”。25 岁的四川达州职工唐某和 22 岁的南京公司职员宗某,事前特意从网上购买日军军服,选定抗战遗址作为拍摄地点。 他们在 QQ 群里炫耀称,要 “还原战争末期日军将校故地重游” 的场景,甚至得意洋洋地描述拍摄过程 “刺激得像偷井盖”。 照片被转发后,网友怒骂 “这是在国家伤口上撒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连发多条声明,措辞从 “严厉谴责” 升级为 “令人发指”。 两天后,南京警方雷霆出击。唐某在四川达州被抓时,还在公司正常上班;宗某在江苏句容落网时,正和朋友聚餐。面对审讯,两人承认 “为寻求刺激” 故意选择抗战遗址,妄图通过猎奇行为博眼球。 最终,他们因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 15 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以来,因 “精日” 行为被重罚的典型案例。 这不是孤例。早在 2017 年,上海四行仓库就发生过类似事件:四名男子穿日军军服拍照,三人被拘留,两人因未成年被训诫。 但南京这起事件彻底激怒了公众 —— 紫金山是 30 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埋骨之地,邵家山碉堡见证过中国守军与日军肉搏的惨烈。 网友 “上帝之鹰_5zn” 曝光照片时附上史料对比,铁证如山的场景还原让全网愤慨:“脚下踩着先烈的尸骨,还有脸笑?” 事件发酵期间,外交部部长王毅的怒斥成为舆论焦点。2018 年 3 月 8 日,当被问及 “精日” 现象时,王毅驻足会场,手一挥厉声痛斥:“中国人的败类!” 这句话迅速登上热搜,累计阅读量超 10 亿次。 当天,南京警方宣布对威胁举报人的丁某行政拘留 7 日,对在纪念馆拍摄侮辱视频的孟某再拘 8 日,用雷霆手段回应公众怒火。 更深远的影响在法律层面展开。事件发生仅两个月后,《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明确将宣扬美化侵略战争、亵渎英烈等行为纳入法律制裁范围。 2018 年底出台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更进一步,禁止在抗战遗址使用日军象征物拍照,违者最高可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法律 “组合拳”,让 “精日” 分子再难钻空子。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警方随后深挖 “黑龙会” 等 20 余个 “精日” 群组,抓获骨干成员 4800 余人,查获极端言论 4000 余条。 这些案例揭示,“精日” 行为早已不是个人恶作剧,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文化侵蚀。正如国防部评论指出:“站在先烈鲜血浸透的土地上耀武扬威,触碰的是民族最根本的尊严底线”。 如今,邵家山碉堡旁立起了更醒目的警示牌,紫金山全域安装了监控设备。但历史的警钟从未停歇 —— 当唐某、宗某在拘留所写下悔过书时,他们或许终于明白:有些底线永远不能碰,有些伤痛永远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