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788年,乾隆盛世末期。北京城外一座西峰寺里,惊现一位“活菩萨”。她不剃度,也

1788年,乾隆盛世末期。北京城外一座西峰寺里,惊现一位“活菩萨”。她不剃度,也不念佛,只给人看病施符,效果是“服之立愈”。然而定亲王绵恩一查,竟然发现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定亲王绵恩是一个魁梧高大的形象。他武功超群,身手不凡,还手握兵权,剧中甚至对和珅多有不满,成为纪晓岚的盟友。然而,历史上的绵恩却与这般正义形象相去甚远。他虽仪表出众、地位尊贵,但实际上被评价为“外美而内昏,不习政体”。绵恩在真实的历史中,既没有积极参与清廷大事,也未曾对和珅不满,甚至以小气闻名,据传他“积财盈库,莫肯挥用”,每次上朝只吃两块鸡子糕。 至于绵恩未被乾隆重托的原因,或许与其父永璜的悲剧经历有关。永璜是乾隆的长子,本有可能继承皇位,但因一场意外彻底失去了储君资格。永璜和康熙长子胤褆一样,都是庶妃所生,母亲地位低微。 在汉人观念中,长子即使出身庶室,只要嫡子缺位,就自然成为储君的不二人选。然而,满族传统更看重嫡出血统。乾隆更是如此,他希望嫡子继承大统,但他的嫡妻孝贤皇后所生的两位皇子都不幸早夭。 孝贤皇后接连失子,对身心造成重创,不久后便撒手人寰。乾隆与孝贤皇后的感情深厚,对她的离世悲痛欲绝。他的情绪因此变得暴躁,甚至做出一些让人费解的决定。例如,他因湖广总督塞楞额在皇后丧期剃发而直接赐其自尽。 然而,并非所有人对皇后的去世都如此悲痛。永璜对此表现得相当冷淡,甚至在皇后的丧礼上,未能流露出应有的哀痛。他年轻、城府不深,又没有演绎悲伤的能力,因此在这样的场合显得异常生硬。乾隆对此极为愤怒,公开指责永璜“无礼”,并向文武百官宣告:“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 永璜的这一失误彻底断送了自己成为储君的可能。他最终因乾隆的冷待而郁郁寡欢,在虚岁仅二十三岁时病逝。

1788年,乾隆盛世末期,北京城外一座西峰寺里惊现一位奇女子。她不同于寻常尼姑,不烧香礼佛,也不皈依佛门,却被尊称为"活菩萨",备受当地百姓推崇。 1788年,乾隆皇帝的长孙、时任京城步军统领的定亲王绵恩,听闻西峰寺竟然出了一位"活菩萨",他暗中派人前去打探,却发现这位"活菩萨"的行径颇为可疑。 绵恩微服私访,先后来到西峰寺和灵应寺,发现这两座寺庙的殿宇都经过重修,焕然一新。尤其是西峰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寺内殿宇高耸,房舍多达五十余间,一看就知道花费不菲。然而,西峰寺原本只是一座小庙,何来资金重修寺院? 绵恩在房间内搜出五幅画像,这才揭开了"活菩萨"的真实身份。原来她竟然是顺义县人张李氏,嫁给本地农民张国辅,生有三子,并无什么特殊背景。她之所以被尊为"活菩萨",完全是自己杜撰的身世,那些什么神迹、佛缘,统统是子虚乌有。张李氏不过是略通医术,擅长骗人罢了。 而且这个骗局还另有其人。张李氏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地装神弄鬼,全靠一个叫任五的帮凶。是任五帮她出谋划策,四处散布谣言,吹嘘她的"神迹",才使她名声大噪。而那两位出钱重修寺庙的夫人,也是被任五和张李氏合伙骗了,被骗走大笔钱财不说,还成了帮凶,为虎作伥。绵恩将调查的结果呈报给乾隆皇帝,乾隆勃然大怒,当即下令严惩不贷。张李氏锒铛入狱,任五也伏法处死。

绵恩与哥哥绵德虽同为皇孙,但两人的际遇却天差地别。绵德因嫡出的身份,占据了皇长孙的显赫地位,而绵恩虽才华出众,却始终只能屈居其后。绵德贵为皇长孙,享有高位,但最终因政治失误跌落权力巅峰,而绵恩则在稳扎稳打中展现了过人的能力。 绵恩自幼身强体健,弓马骑射样样精通。乾隆皇帝对他的才能赞赏有加。根据史学家赵翼的记载,绵恩在八岁时的一场射箭比赛中连发连中,乾隆大喜,当场赐予他黄马褂,成为清代史上最年轻的获赐者。 绵恩在二十岁时被任命为火器营统领,这一职务素来掌控在皇帝最信任的人手中。然而,绵恩的兄长绵德却因政治问题被革去爵位。乾隆对“交结朝臣”的行为一向零容忍,绵德因与朝臣私交过密触碰了皇权底线,被迅速剥夺了所有荣誉。绵恩从中汲取教训,行事愈发谨慎小心。 绵恩能力出色,深得朝臣和乾隆帝的认可。他历任都统、阅兵大臣、宗人府左右宗正等重要职位,甚至管理了健锐营与虎枪营等核心军事力量。乾隆还在最后一次南巡时将护卫京城的重任交给他,进一步证明了对绵恩的信赖。绵恩在五十八岁时被封为亲王,这一殊荣使他成为乾隆帝皇孙中首位亲王,甚至超越了一些皇子。 乾隆帝早年对明代皇位继承的批评,似乎也影响了他的继承规划。他认为朱元璋传位于皇孙朱允炆是错误的,因而避免让皇孙接班。然而,这样的立场并未阻止绵恩成为继承问题中的关键人物。在乾隆晚年病重之际,绵恩与皇叔永琰的权力争夺悄然展开。 面对永琰联合朝臣试图夺取储位的局面,绵恩展现了过人的智慧。他并未直接对抗,而是通过揭露永琰的阴谋,逐步瓦解了对方的支持。。尽管最终未能如愿成为储君,但他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与声誉,未曾在这场政治漩涡中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