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前91年,几个全副武装的卫兵将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送到大牢之中。负责看守的

公元前91年,几个全副武装的卫兵将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送到大牢之中。负责看守的邴吉赶紧上前询问:“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也送来这里?

将萧何、曹参、邴吉和魏相并列为汉朝“四大名相”,恐怕难以服众。这种提法,如同将张学良、袁克文、溥侗和张伯驹称为“民国四公子”一样,后者虽有才华和风度,但论历史影响力和地位,与张学良不可同日而语。同样,萧何之功业远超后三位丞相,将他们并列,未免让人觉得牵强。 萧何的才干和贡献,足以奠定汉朝的基石。他辅佐刘邦建立汉室,开创了大汉鼎盛的格局,是无可争议的开国重臣。而邴吉虽为西汉名臣,但其政绩和影响力难以与萧何相提并论。他的优点在于为人忠厚,谦谦君子,政尚宽大,未尝有大的过失,却也缺乏惊世之举。他的仕途经历,包括从鲁国狱史到廷尉监,再到大将军霍光的长史,以及后来的御史大夫和丞相,虽颇为顺遂,但鲜有出彩之处。 邴吉之所以能够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任鲁国狱史时,在“巫蛊之祸”中保护了皇曾孙刘询,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这一善举直接影响了汉室的延续,而他却默默无闻,未曾言及自己的功劳。甚至直到后来,宣帝和朝臣才在无意中得知此事。历史对邴吉的评价,更多停留在“忠厚谦和”的个人品格上,而非政绩卓著的功勋,邴吉的忠诚与隐忍,使他赢得了历史的尊重。

公元前91年,长安城的一个阴雨绵绵的黄昏,几个全副武装的卫兵快步走进了阴森的大牢。他们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来到了狱吏邴吉面前。 邴吉见状十分诧异,上前询问:"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也要关进大牢?"卫兵面露难色,支支吾吾道:"这、这是太子之子,如今太子获罪,他的妻儿也要一同受罚,无人照看,只好送来狱中了。"邴吉看着那个无辜的孩童,心中升起一股怜悯之情。他吩咐手下的狱卒好生照看,并暗中找来了两个仍有奶水的女囚,拜托她们多多关照这个可怜的孩子。 原来,这个惹祸上身的婴儿,正是汉武帝的曾孙子刘病已。他的祖父,是汉武帝的长子、当朝太子刘据。刘据自幼聪颖,深得汉武帝喜爱。七岁时,刘据就被立为了太子,成为汉武帝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刘据为人宽厚仁德,治家有方,很得民心。然而,这反倒招致了朝中一些严苛重法的大臣的忌惮。他们生怕善良的刘据将来继位,会削弱他们的权势。于是,这些奸臣便常常在汉武帝面前造谣生事,诋毁太子。 随着刘据的亲信、朋党相继被清洗,他逐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苏文、江充等人见时机成熟,便联手编造了"太子谋反"的罪名。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汉武帝又病倒了。心腹爱卿上前禀报,说在东宫发现了巫蛊人偶。 就这样,太子刘据被逼自尽,妻儿也难逃厄运。唯独刚出生的皇曾孙刘病已,在狱卒邴吉的悉心照料下,在大牢中艰难地活了下来。

刘病已即位后,对拥立自己的功臣大加封赏,邴吉也因此被封为关内侯。然而,曾经不惜冒死呵护皇曾孙的邴吉,却对自己当年的功劳只字未提。他的沉默使得许多人,包括刘病已本人,都对他们之间那段特殊的恩情毫不知情。邴吉的这种低调,与后来一件发生在朝廷的趣事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记载,一位曾在掖庭中服侍过刘病已的婢女,眼看这位昔日境遇凄惨的少年如今已成了九五之尊,便试图以“旧恩”为筹码为自己谋求利益。她指使丈夫上书,声称自己曾照顾过刘病已,并暗示应该得到朝廷的奖赏。为证明所言不虚,她甚至提到现任御史大夫邴吉是知情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当婢女被带到邴吉面前时,邴吉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她的谎言:“你也好意思冒领功劳?当年你因势利眼对皇曾孙照顾不周,甚至挨过板子!真正有功的是渭城的胡组和淮阳的郭正卿。”此言一出,真相大白。刘病已得知后,命人寻找胡组和郭正卿以表感激,但两人已不在人世。最终,刘病已转而奖赏了她们的子孙,完成了一场迟来的报恩。 邴吉刚刚接任丞相不久,就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麻烦——他下属的一名掾史在工作中失职了。若换作其他人,面对这种情形,可能会因自己的新职务而大发雷霆,但邴吉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选择给这名失职的掾史休了长假,让其自行离开一段时间,而没有进一步追究责任。 过后,一些门客建议他,该严厉处理这种不称职的下属,打个杀鸡儆猴,才能让其他人不敢再犯。但邴吉却淡然回应:“我身为三公,如果下属犯错,严惩虽有其道理,但如果对人严厉到伤害他们的饭碗,岂不是让自己的名声也蒙上阴影?我若因这种事而让别人丢了饭碗,最终也是对自己不利。” 汉元帝时,有人为邴吉的后代鸣不平,请求恢复其子丙显的爵位和食邑。元帝经过审查,虽然免去了丙显的官职,并削减了他的食邑,但依旧给予他城门校尉的职位。丙显去世后,其子丙昌继承了关内侯的爵位。 到了汉成帝时,为整理旧功,成帝重提邴吉当年的功劳。他下诏指出,奖励功德、延续断绝的封国,是古今一贯的礼制。成帝哀叹邴吉的封国已断绝三十二年,便恢复了博阳侯的封号,将爵位传给邴吉的孙子丙昌,命他尊奉邴吉的后代。此封号延续至王莽篡汉时才被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