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冯玉祥为何要烧少林寺?1928年,冯玉祥带兵火烧少林,屠杀武僧,大火烧了40天,

冯玉祥为何要烧少林寺?1928年,冯玉祥带兵火烧少林,屠杀武僧,大火烧了40天,大量古建筑和文献付之一炬…… 事情得从少林寺那身不该穿的“军装”说起。 1912年的河南地面,土匪像地里的野草般疯长,县衙的兵丁扛着老旧步枪,连自己都护不住。 这时候,少林寺的恒林和尚站了出来。 县里看中他手下僧众的拳脚功夫,给了个“保卫团团总”的名头,让他们护着周边乡邻。 恒林倒也实在,领着人真刀真枪打跑了几拨土匪,缴获的十几条快枪却没上交,悄悄藏在了寺里的藏经阁角落。 这一下,清净地就有了火药味。 1923年,恒林圆寂,徒弟妙兴接了班。 这时候的中国,军阀们的地盘比走马灯换得还快。 直系军阀吴佩孚派人找上门,说给“少林寺保卫团”正式番号,按月发粮发枪。 妙兴望着寺里日渐稀疏的香火,摸着恒林留下的那些老枪,咬了咬牙应了。 他成了团长,僧人们穿上了灰布军装,佛堂旁边架起了机枪。 妙兴帮过一个叫樊钟秀的军阀,那人感念恩情,给少林寺捐了笔钱修大殿,后来干脆把司令部搬进了寺里。 樊钟秀跟冯玉祥是死对头,这就等于在冯玉祥眼皮底下插了根钉子。 冯玉祥那会儿刚投靠国民革命军,正想在河南立威,眼里哪容得下这根钉子。 说起来,冯玉祥这人本就对寺庙没什么好感。 他信基督教,走到哪儿都带着牧师,张口闭口“破除迷信”。 1927年刚进河南,就把开封大相国寺改成了菜市场,和尚们被逼着摆摊卖菜;洛阳白马寺的佛经被当成引火纸,佛像被推倒铺马路。 他总说要“革新”,可这革新的刀,怎么看都像对着传统文化砍的。 1928年3月,矛盾彻底爆了。 冯玉祥让樊钟秀改旗易帜,樊钟秀不干,带着人躲进了少林寺。 冯玉祥的部下石友三带着部队追过来,寺里的僧兵仗着地形熟,在十八盘扔滚石,砸得石友三的人晕头转向。 3月15日傍晚,石友三的兵冲进少林寺,先烧了法堂。 那是明朝传下来的老建筑,梁木都是几百年的松柏,火一着起来,火苗窜得比塔林还高。 第二天一早,旅长苏明启扛着煤油桶进来,喊着“冯司令有令,烧干净”。 老和尚们跪在地上磕头,额头磕出了血,换来的却是枪托子。 藏经阁里,岳飞写的《出师表》拓本、赵匡胤题的“天下第一刹”匾额,还有上千卷佛经,全在火里卷成了灰。 大火烧了四十天,黑烟把嵩山都染黑了。 200多个穿军装的僧人,有的被烧死在禅房,有的被枪杀在山门。 妙兴早在前一年就战死了,没能看到这场浩劫。 寺里的两千多亩地被冯玉祥的部队没收,历代皇帝赐的金佛、玉磬被当成军饷运走。 有人说,冯玉祥烧寺是为了报复,有人说是为了钱财,还有人说跟他的宗教偏见有关。 他想借“破除迷信”树威信,想靠掠夺寺庙财产养军队,更想借着收拾樊钟秀的机会,在河南站稳脚跟。 少林寺不过是他棋盘上的一颗弃子,可惜了那千年的文明,成了军阀混战的牺牲品。 1948年,冯玉祥在黑海的轮船上被烧死,消息传到河南,老人们说“这是天火报应”。 石友三后来投了日本人,被自己人活埋了。 这些结局,像极了戏文里的因果报应,却换不回少林寺的藏经,补不了那些被烧焦的梁木。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