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马颖劼)“我想做双眼皮,怎么判断机构是否正规?”“正规机构必须公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也要有相应资质……”近日,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9部门在万达广场开展以“拒绝非法医美引导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宣传非法医疗美容的危害,增强群众对非法医疗美容的辨识能力,引导广大消费者抵制非法医疗美容,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维护医疗美容市场良好秩序。
执法人员向消费者详细讲述了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的区别,强调医疗美容所需的专业资质和使用的合规仪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非法医美的危害和防范措施,揭露了非法医美机构常用的虚假夸大宣传手段,提醒消费者警惕不法行为背后的陷阱。
各部门向广大消费者讲解《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非法医疗美容的危害,增强群众对非法医疗美容的辨识能力,提升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市卫健委法制与综合监督科科员孙文联介绍,非法医疗美容活动(俗称“黑医美”)通常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相应诊疗科目资质,非卫生技术人员在非医疗机构场所(如生活美容院、酒店、居民楼等)擅自开展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疗美容项目(如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线雕、激光治疗、手术类项目等)。此类行为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操作人员缺乏专业资质,环境消毒不达标,药品器械来源不明,极易造成感染、毁容、组织坏死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且消费者事后往往维权困难、索赔无门。
此次活动通过“看得见、摸得着、问得清”的现场互动,让市民直观了解医美风险与维权途径。各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查非法医美行为。同时,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让“安全求美、理性求美”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维护规范有序的医美市场秩序,传递健康向上的美丽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