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从黑色轮胎印到压着福特走的那一天 这两天,军号放了个《攻坚》预告。乍一看是日常宣传,细看才发现夹了一颗糖——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已经把歼-15T扔上天了。 画面不多,信息碎得像故意撕开的纸条,但拼起来,答案就一个:这艘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已经跨过了最硬的那道坎。接下来,就等那场敲锣打鼓的“官宣”了。 想起它第六、第七次海试回港那几天,甲板尾部着舰区那片黑漆漆的轮胎印。现在再对上纪录片的镜头,八九不离十就是那会儿干的活。那几趟试航,不是去海上兜风——是拿舰载机起降体系做手术。对航母来说,这才叫真正的“开张”。 电磁弹射:少一条轨道也能踩你节奏 山东舰五年下来,各型舰载机起降近万次,节奏比福特还紧。别忘了,山东舰还是滑跃起飞。换成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这种节奏只会更疯。 尼米兹四条蒸汽弹射,正常能保证两三条可用,按频率算,20秒就能推一架飞机起飞。但蒸汽弹射的可用性就那样——74%左右。 福特呢?电磁弹射是新货,但掉链子更厉害,两条以上能同时用的概率,只有54%。 福建舰虽然起步晚,但不瞎折腾,走得稳。可用性保守估计能把两条弹射同时可用率干到九成。什么意思?意思是——少一条轨道,照样能在节奏上压着福特跑。 升降机:位置比数量重要 航母效率,不只看弹射,还得看升降机。美国早期航母就踩过坑,把升降机装在降落跑道末端,结果天天卡飞行节奏。后来才老实,改到“黄金位”——舰岛前、斜甲板右侧三角区。 福建舰受限于常规动力,舰岛没法后置,但布局踩得准:舰岛前后各一部升降机,互不挡路,利用率高,还多了点抗打击能力。 你要是把福特的前两部升降机敲掉,它的甲板节奏直接瘫了;福建舰这套前后隔离,少一部还能硬撑。真打起来,这种细节才要命。 不只是追平 吨位比不上福特那种十万吨核动力怪物,但福建舰的战斗节奏,够平尼米兹,够掐福特脖子。考虑到福特那堆先进设备的“黑历史”,福建舰的可靠性反而更让人放心。 更关键的是,福建舰还没穿礼服,下一艘的风声就来了——十二万吨核动力航母,代号004呼之欲出。 这意味着福建舰可能刚登场,就要当“二号”。这不是贬,而是说明我们的造舰节奏已经提速到让世界喘不上气。 深蓝只是起点 有人总盯着十万吨核航母,觉得才算“海军强国”。但说句实话,深蓝只是第一站。 再往后,还有更远的海——甚至是轨道。十年前谁敢想,我们能自己造出电磁弹射航母?今天,福建舰甲板上的黑色轮胎印,已经把那个笑话变成现实。 从这片甲板开始,我们走的路,不会停在太平洋。 参考资料:《 歼-15T初具弹射型航母起降能力 服役将提高福建舰作战能力-中国网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