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圈’建设就是好啊!在泸州就能查到我重庆的档案,简直太方便了!”近日,重庆市民王女士在泸州市龙马潭区档案馆查到自己在重庆市合川区的婚姻档案后,满脸欣喜地说。
此前,王女士计划在泸州买房,需要结婚证作为备案依据。但因结婚证丢失,相关流程无法推进,一件喜事变成了烦心事。正当王女士考虑是否要返回重庆提取档案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可前往泸州市龙马潭区档案馆查询档案。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王女士来到泸州市龙马潭区档案馆,通过查档大厅自助查档设备进入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异地跨馆查档利用共享中心,仅用几分钟便查到了自己在合川区的婚姻档案,免去了专程返回重庆的奔波。“如果回重庆查档案,既费时又费钱。”王女士说。
类似王女士异地查询档案的事例在泸州市已屡见不鲜。家住合江县的古蔺户籍教师因办理退休缺少证明材料,无法确认连续工龄。但他通过“家门口”查档服务,仅凭身份证就在便民服务中心查到了自己的工作档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泸州市档案馆与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和合川区档案馆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长效机制,通过数据治理、信息整合,上线了“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异地跨馆查档利用共享中心”,共享了婚姻、林权、土地确权、招工、知青等民生类档案326万件,实现了“馆际共享、跨省查档、在线出证”的便民服务,真正打通了群众查档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自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异地跨馆查档利用共享中心上线以来,已接待查档5990余人次,办理异地查档820余例,累计提供档案1.9万余页。
“这一合作机制不仅提升了档案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也为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档案馆将继续深化与成渝地区其他城市的档案合作,推动档案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档案智慧和力量。
李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