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大理古城的繁荣无法复制,令人惊憾,但仍有一点需改善 昨天打卡大理古城,被惊憾到了

大理古城的繁荣无法复制,令人惊憾,但仍有一点需改善 昨天打卡大理古城,被惊憾到了。受网上视频,尤其是攻略的影响,以为大理古城没什么看头,因为完全被商业化了,没什么意思。但到了古城,你就不这么想了。 曾经的繁荣繁华之地,哪一个不是政治、军事、商业中心?人都有各种需求,吃喝拉撒一样少不了。连皇城也不例外。为何要拒绝商业化?没有商业化就没有繁华可言。大理恰恰是商业化做得最好的古城,所有才有人气!试想一下,你去到一座死城,没有生气,还有人去吗?多少仿古之古城无法生存下去?与大理之繁荣相比,你就知道那有多可怜! 大理古城是大理这座开放城市的核心,每年吸引上亿人来此打卡。站在五华楼上,纵观古城,心潮澎湃,思绪仿佛穿越千年,又处在当下。 大理古城坐落于苍山与洱海之间,形成“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绝佳景观。这种山海相依的格局历经1200余年(始建于公元764年)自然演化,与南诏国、大理国都城的历史层叠,构成“山—水—城”有机系统。此类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遗产,无法通过人工仿造实现。 遥想当年,王城有如今日之繁华,也是人头攒动,是东南各族民族之中心,中原、东南亚文化在此交辉才形成了古城特有的历史背景。作为王城,其独特的背山面水形成的自然屏障,其防守拱卫,易守难攻,确保其安全稳定。作为商业中心,也是繁华都市,汇聚南北客商,各种奇开珍宝在此交易集散。今天之大理古城保留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何罪之有? 文化之根在民族文化,作为白族核心聚居地,古城保留了扎染、绕三灵、三月街等活态民俗,其文化符号(如建筑中的雕花、彩绘)与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即便其他地区引入相似元素,也因缺乏原生社群支撑而流于表面表演。而白族长期形成的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才成就了古城异于其它古城的独特之处。 大理古城是繁华的,但也有不足,一是停下脚步,小憩一下的设施不够。二是交通仍是大问题,停车太难,行走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