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太平天国第一谋略家,曾提三条妙计却未被采纳,否则清朝会提前亡说到太平天国,大家可

太平天国第一谋略家,曾提三条妙计却未被采纳,否则清朝会提前亡说到太平天国,大家可能都知道洪秀全、杨秀清这些名字,但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猛人 —— 罗大纲。 这哥们儿才是太平天国真正的 “战略大脑”,他当年给洪秀全和杨秀清提了三条灭清的神级操作,只要听进去一条,清朝可能就提前几十年凉了。可惜啊,这俩领导就是不听,活活把一手好牌打稀烂,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罗大纲,打仗够狠,脑子更是一绝。太平军1853年拿下南京(天京),势头猛得吓人,清朝那边都快尿裤子了,八旗绿营根本不经打。可罗大纲清醒得很,胜利关头直接甩出三条王炸策略,条条奔着要清朝的命去。 第一条:趁你病要你命,全力北伐干北京!刚定都那会儿,太平军兵强马壮,士气嗷嗷叫。罗大纲急得跳脚:别在南京忙着盖宫殿当土皇帝了!集合所有精锐,水陆齐发,别管路上小城小县,目标就一个——直扑北京!那时候清朝在北边空虚得像纸糊的,咸丰皇帝怕是要连夜打包行李跑路。想想后来林凤祥、李开芳那支偏师北伐,差点没把清廷吓死,要是整个主力全压上去,北京城楼插上太平军大旗真不是梦。结果呢?洪秀全、杨秀清舍不得刚到手的“小天堂”,就派了支偏师去送人头,孤军深入,活活耗死在北方,绝杀机会白白溜走。 第二条:稳住南方大后方,再图北伐也不迟!一看全力北伐没戏,罗大纲立马调整:行,想经营南方是吧?那就玩真的!别搞什么同时北伐西征的花活儿,那纯粹是找死。集中力量,把安徽、江西、湖北这些产粮产兵的金疙瘩地盘死死捏在手里,把清妖势力扫干净,打造一个铁打的根据地。等南方成了铁桶江山,钱粮兵源源源不断,再北上灭清,稳得一匹!这招数眼熟吧?后来成功的那位就是这么起家的。可惜洪杨二位大佬定都后就飘了,既要北伐(兵力不足),又要西征(战线太长),还得守天京,结果三线崩盘,被曾国藩的湘军一点一点磨死。地基都没打牢,楼塌了怪谁? 第三条: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罗大纲脑子是真清醒,知道太平天国一家干不过清朝。他拼命主张:赶紧联合北边闹翻天的捻军,南边的天地会,管他信不信上帝,只要反清,就是兄弟!人多力量大,统一战线懂不懂?更绝的是,他警告千万别去招惹洋人!人家船坚炮利,咱暂时惹不起,稳住他们,别让他们帮清朝打咱们。这格局,甩开天国其他高层十八条街。 结果呢?太平天国高层鼻孔朝天,觉得“天父”最大,看不起捻军、天地会这些“杂牌军”,合作起来别别扭扭。对洋人更是神经刀,一会儿想拉拢,一会儿又硬刚(比如打上海),最后硬生生把列强逼得站到清朝那边,调转枪口打自己。这操作,简直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自己挖坑自己跳。 罗大纲这三招,招招致命,全戳在清朝肺管子上。再神的计策,没人听也是白搭。洪秀全躲在天王府里搞他的神学cosplay,杨秀清忙着争权夺利搞内斗,他们眼里的“大局”,跟罗大纲这种实干派追求的“胜利”,压根不在一个频道。罗大纲的务实战略,在他们看来太“土”,不够“天父”的格调。说到底,太平天国骨子里还是老一套农民起义,占了点地盘就想着分封享乐,根本不懂怎么建立稳固政权、搞统一战线。罗大纲的“妙计”,恰恰暴露了他们最要命的短板——鼠目寸光,政治幼稚得可怕。 历史不能重来,但教训刻骨铭心。太平天国空有罗大纲这样的顶级战略家,硬是把他当成空气,金玉良言全当耳边风。洪秀全、杨秀清沉迷于权力斗争和虚幻的天国迷梦,亲手把大好局面作没了。 清朝能多喘几十年,真得给太平天国领导层的这波“神操作”磕一个。罗大纲的悲剧,不只是个人怀才不遇,更是一个轰轰烈烈的革命,活活被核心决策层的愚蠢和短视给坑死的血泪史。这脑子,这见识,但凡用对了地方,历史剧本都得改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江渐月
江渐月 2
2025-08-02 16:55
战术的成功弥补不了战略的缺陷。太平天国运动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