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所谓的“开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女明星“开光”,而没有男明星?   宋祖德前

所谓的“开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女明星“开光”,而没有男明星?   宋祖德前段时间在直播里提到,说释永信曾为一些女明星“开光”,还用了“很恶心”这三个字来形容,立刻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争议。   毕竟,“开光”这个词原本是宗教里的专有术语,听起来应该是很庄重、神圣的,但怎么到了娱乐圈,甚至和女明星联系在一起,就变了味?   其实从佛教的本义来说,“开光”指的是一种正式的宗教仪式。一般是在新佛像或者法器完成之后,由高僧举行诵经、加持等仪式,为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件“点灵”,让它们具备象征意义上的神圣性。   在这个过程中,佛像被认为从一块雕塑“转变”为可以接受供奉的圣物。它的本质是一种“激活”的象征,是佛教徒表达敬意和信仰的方式。   但宗教仪式一旦走出寺庙,特别是到了民间,就容易变形,甚至被一些人拿来当作牟利的手段。有些人开始宣称,不只是佛像,连人也可以“开光”,说是能带来好运、事业顺利、桃花旺盛等等。   这些说法本身在佛教经典里是找不到依据的。佛教压根就没有“给人开光”这一说法,尤其不会搞什么“单独开光”“一对一仪式”这种带有私人性质的操作。   那么为什么这种说法在某些圈子里偏偏流行开了?其实背后不过是一些人拿宗教的外衣,包裹了权力、金钱和欲望的交易。   宋祖德说释永信“为女明星开光”,最让人感到不适的地方就在于,这话里暗含着一种“利用宗教名义拉关系、换资源”的意味。它不只是对信仰的一种亵渎,更是一种对公众智商的挑衅。   为什么这样的话题总和“女明星”挂钩?为什么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哪个男明星也接受“开光”?这背后的性别选择性,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种以“神圣名义”进行的潜规则操作。   很多人都明白,在娱乐圈,一些所谓的“祈福仪式”“转运法会”,往往只是权力掮客与资源置换的遮羞布。这时候,“开光”就成了一种说得出口的包装术语,既可以打着文化的幌子,又让外人难以深究。   过去几年,像气功大师王林那样靠所谓“神力”行走于官商之间的“大师”层出不穷,他们靠的是人们对“未知”的敬畏,对“运势”的焦虑。   而当一些宗教人物开始学会资本运作、名人维护、公关炒作时,他们跟这些“江湖术士”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模糊。   释永信本人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他原本是寺庙出身,后来却把少林寺变成了商业帝国,不仅涉足演出、武术培训、旅游地产,甚至一度和资本市场打起了交道。 他的商业手段之高超,让人一时难辨他究竟是方丈还是企业家。而如今关于他私生活混乱、财务不清等问题,终于随着调查展开,有了实质性的回应。   如果我们把目光拉远一点,会发现这不只是一个人出了问题,也不是一个寺庙出了问题,而是当宗教本应有的“敬畏”失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益、权力和名利之后,这些曾经纯粹的信仰象征,就难免变质。   所谓的“开光”,一旦从佛像转向人本身,尤其是特定人群,它所承担的功能就早已不是“祝福”或“净化”,而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操控。   当我们看到一个本该清修的高僧,成了豪车豪茶在手、商机满盘的“方丈CEO”,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个原本庄重的仪式,最终会变得让人“觉得恶心”。   这不是词语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某些人对信仰最真实的态度写照。

评论列表

D. 歪ヤ
D. 歪ヤ 4
2025-08-03 02:39
双修媚术而已。
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 3
2025-08-02 20:57
最左边那个,怎么什么事都有她的份?
浪迹天涯
浪迹天涯 3
2025-08-02 22:36
谁?是谁?
秋水伊人
秋水伊人 2
2025-08-02 23:38
李湘,刘涛。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2025-08-03 02:30
昔日冠希陈 今朝释永信 佛俗虽两界 终究皆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