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重教育、重科技、重人才!临安“因地制宜”厚植优势产业剑指“蓝海”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临安区委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临安提出坚定“产业强区”战略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区域性科创高地,包括建成教育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临安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重要一极,今年上半年,临安实现GDP361.15亿元,同比增长5.1%,持续保持了向新向好的经济运行势头。全区坚持项目为王,11个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86.22%,居全市第二,同时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7个、总投资124.1亿元,并招引楼宇项目171个,投用面积近50万平方米,为后续经济强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临安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是主平台青山湖科技城。

这里是浙江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工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源地,如今已经形成“一大两新”(新装备、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正全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先进制造业中心”。

就在昨天,青山湖科技城举行了2025年中国电子电路产业趋势分析会,汇聚了杭州、苏州、上海、深圳、香港等全国各地的数百名电子电路产业精英,共同逐梦这片AI赋能下的电子电路产业“海蓝”。

事实上,经过10余年积累,青山湖科技城早已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了人工智能、电子电路矩阵——

目前共有相关企业32家,主要集中在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算法模型、智能终端等细分产业,在新型存储芯片、智能机器人、智能空天、智能医疗等特色赛道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力,引育了利珀科技、杭叉智能、众合智行、目乐医疗等一批代表性企业。

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及其装备与关键核心零部件和新型存储芯片两大领域取得的成就,让这里被授予“浙江省集成电路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临安根据自身潜在优势,厚植新兴的电子电路优势产业,正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生动实践,剑指扬帆高质量经济增长的“蓝海”。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发展将是临安的主要支撑。

为此,临安将制定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推进人才评定“企业认定、政府认账”,推动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遴选一批“科技副总”“产业教授”……

教育上,加大优质普通高中学校资源供给,实现镇街学校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高质量提升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同时深化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改革,引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进一步深化“区校合作”。

科技上,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和政府科技投入,目标到2030年规上制造业数字化覆盖率达到100%,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8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5%、84%以上。

人才方面,今年临安全年计划新引育各级领军人才4名以上,引进大学生10000名以上,并在未来5年通过政策引导,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32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9%。

根据计划,到2035年,临安的教育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将全面建成,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