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辛华)8月1日,“同样的光芒——残障儿童作品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百余幅特殊青少年创作的画作、美术学院师生共创的手绘墙、博物馆社教团队打造的沉浸式活动,共同构成一个闪耀“光芒”的空间。
此次展览没有传统展陈的固定范式,展品中,有听障少年以陶土捏出的故乡老屋,有视障女孩将树叶的触感转化为吹塑板上的凹凸线条,有低视男孩用锡箔纸记录的自拍像,还有将青铜器与荷花创意融合的童趣想象,让兔尊、牺尊等青铜器落于笔端,化作插满鲜花的花器。这些创作以最纯粹的方式诠释着艺术的本真。
展览特别设置观众互动区,观众领取彩色手工纸,折叠任意造型,为中央互动装置《光亮》注入个人印记,每个参与者的光芒在此汇聚,让艺术成为双向对话的桥梁。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期间,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太原市盲童学校等,将在展厅开展教育共创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