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爆发全国性抗议对于哈马斯而言,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认清一个现实了,那就是在内塔尼亚胡当政之下,加沙地带别想有和平的幻想了。因此,哈马斯现阶段的策略主要是一边抵抗,一边将希望寄托在内塔尼亚胡倒台上。今天我补充一下,如果内塔尼亚胡倒台,换哪一位政治人物领导以色列,才能采取对加沙更缓和的政策。
以色列政坛上有几位政治人物可能推动对加沙的缓和政策,他们的立场虽各有侧重,却都试图跳出 “以暴制暴” 的循环。
亚伊尔・拉皮德作为 “拥有未来党” 领袖,一直是内塔尼亚胡的主要对手。2021 年他短暂执政时,就曾默许卡塔尔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缓解当地民生危机。2025 年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稳定在 24% 左右,核心主张是在 “两国方案” 框架下寻求平衡,反对极右翼的定居点扩张,还公开批评过斯莫特里赫的加沙人口迁移计划。在加沙问题上,他倾向分阶段停火,主张通过联合国监督的人道主义走廊恢复基本服务,同时重启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谈判,这种 “以民生换稳定” 的思路既贴合国际期待,也能回应国内对战争疲劳的不满。
相比之下,本尼・甘茨的思路更侧重安全框架下的务实调整。这位前国防部长领导的 “蓝白党” 代表温和右翼声音,2024 年 5 月退出战时内阁时,曾提出由美、欧、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共同参与的加沙国际托管机制,虽遭内塔尼亚胡拒绝,却被视作打破僵局的关键构想。甘茨的军事履历让他更清楚 “军事胜利无法替代政治解决方案”,他主张在加沙南部设非军事区,由埃及和约旦协助训练巴勒斯坦警察维持秩序,同时逐步减少以色列的军事存在,这一思路与阿拉伯国家提出的 530 亿美元重建计划能形成呼应。
执政联盟中,外交部长吉德翁・萨阿也算是温和力量的代表。作为 “新希望党” 领袖,他虽属利库德集团阵营,却更看重维护以色列的国际形象。2024 年 3 月,他曾提出将哈马斯军事人员流放到卡塔尔、叙利亚等地的计划,为国际斡旋提供了谈判空间。在加沙重建问题上,他主张由国际机构主导援助分配,避免资金被哈马斯挪用,同时要求开放拉法口岸保障物资流通,这种务实作风让他在欧盟威胁制裁时,能通过外交斡旋缓解压力。
若内塔尼亚胡倒台,拉皮德与甘茨的中间派联盟可能组建联合政府。2024 年加沙停火谈判期间,两人就曾秘密接触,讨论 “分阶段撤军 + 国际监督” 的可行性。这个联盟的核心诉求很明确:立即停火以优先推进人质交换,允许联合国在加沙建立不受军事干预的安全区,同时支持埃及的重建计划,由阿拉伯国家主导经济复苏,还要求哈马斯解除部分武装以换取国际承认。这种 “安全换发展” 的模式,既贴合以色列国内对战争的厌倦,也能借助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投入重塑地区稳定。
不过即便这些人上台,挑战依然不小。极右翼的 “犹太力量党” 和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党虽可能沦为在野党,但仍能通过抗议阻挠加沙援助;哈马斯明确表示 “抵抗的武器是红线”,拒绝以解除武装换重建资金,意味着缓和政策可能遭遇持续火箭弹袭击;而国内 62% 的受访者仍支持 “彻底摧毁哈马斯”,这种安全焦虑也会限制政客的妥协空间。
从历史看,以色列领导人的政策转向往往伴随重大危机,如今加沙战争已造成 4.6 万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自身也面临 GDP 增长停滞、通胀高企的压力,这种 “双输” 局面可能迫使新政府采取更务实的策略,比如通过 “长期停火 + 有限重建” 换取战略喘息。但真正的和平仍需双方拿出政治勇气:以色列需承认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权利,哈马斯也需从抵抗组织向政治力量转型,这过程注定漫长,却为加沙的 230 万居民保留了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