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庐山会议后,有一天,毛主席单独召见了罗荣桓。在谈话时,毛主席谈了国防部长的人选问

庐山会议后,有一天,毛主席单独召见了罗荣桓。在谈话时,毛主席谈了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对此,罗荣桓坦诚地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罗荣桓一直以老实、忠诚、有原则著称,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极高。     早在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三湾进行整顿和改编时,毛主席就任命罗荣桓为连党代表,后来还说:“就是因为他老实。”     1937年,毛主席对罗荣桓妻子林月琴讲道:“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我们共产党人都要做老实人。”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召见罗荣桓,谈话围绕着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展开。     当时其实已经初步定了林彪担任国防部长这一要职,但毛主席仍希望听听罗荣桓的看法。     罗荣桓也没有丝毫隐瞒,坦诚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林打仗确实有一套,在过往的诸多战役中,林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若要主持全面工作,林可能并非十分合适。     一方面,林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理想,长期的征战和劳累,让他的身体落下了病根,这可能会对他承担繁重的国防全面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罗荣桓认为林这个人喜欢搞小圈子。     在工作中,林更倾向于任用与自己亲近、观点一致的人,这就导致难以团结大多数同志,而这对于领导国防工作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要知道,国防工作涉及到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外交军事关系等多个方面,需要团结各方力量,汇聚众人智慧,才能把工作做好。     一个不能团结多数同志的领导者,在推动国防工作全面开展时,必然会遇到重重阻碍。     现在看来,罗荣桓的观点是有预见性的。     回顾罗荣桓的一生,他始终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工作中,他不搞山头,不看亲疏,一切以党的事业为重。     有人曾问他如何做好干部使用工作,他坚定地回答:不搞山头,不看亲疏,忠实于党的事业,就会做好工作。     在山东工作期间,大家都觉得工作好做、心情舒畅,当被问及原因时,罗荣桓只是简单地说:     “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实事求是对待革命,对待同志嘛!”     他这种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风格,赢得了众多同志的尊重和拥护。     令人惋惜的是,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就患上了肾癌,至60年代,罗荣桓的健康每况愈下。     1963年秋季,罗荣桓不仅血压高,心绞痛时常发作,肾功能也衰竭了,住院不久便报了病危,毛主席指示组织全力抢救。     12月15日,罗荣桓的病情恶化,一度陷入昏迷,翌日下午,罗荣桓在贺老总等一众战友以及他的夫人林月琴和孩子们的守护下,心脏停止了跳动。     当天晚上,毛主席正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议,开会前毛主席神情凝重,缓缓提议与会者起立为罗荣桓默哀。     12月19日,毛主席亲自参加了罗荣桓的追悼会,深深地向这位从秋收起义就开始跟随他的亲密战友三鞠躬。     罗荣桓逝世后,毛主席十分悲痛,连续几天夜不能寐。     一天深夜,毛主席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其中一句有言曰: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