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规刚实施半个月,某小区物业办公室的烟灰缸已经堆满了烟头。 王经理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招聘启事叹气:"应聘的保安年龄全在60岁以上,但总公司今年硬性规定只招55岁以下员工。"翻看往年的台账,他更发愁了——过去让员工签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每月补300元现金的做法,现在被新规彻底堵死了门路。 劳务派遣公司成了物业行业的救命稻草。虹桥家园的李经理算过账:将12名保安转为劳务派遣,企业每月能省下近万元的社保支出。不过这种操作也存在隐患,某物业公司去年就因劳务派遣工超比例被处罚,现在只能在清洁、绿化等岗位混着用工。 智能巡检系统的出现让情况出现转机。金地物业在3个试点小区安装人脸识别闸机后,晚班保安从4人减至2人。值班室里的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着384个监控画面,智能报警系统还能自动识别翻越围墙的异常情况。"现在巡逻岗每天多出4小时机动时间,正好安排去管理快递柜。"运营部主管介绍经验时,特意展示了后台的工时统计表。 停车场收费系统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万科城物业把18个地面车位改造成立体车库,充电桩服务费加上停车费分成,每月增收超过2万元。负责代收快递的保安张师傅发现,自从增设了包裹货架,每天下午三点总要接待三四十位业主,货架旁的广告位已经有三家装修公司预定。 社区志愿者巡逻队正在改变着传统安保模式。在静安花苑,退休教师老周带着6位银发志愿者,每逢周末就戴着红袖章在小区巡逻。物业给每支队伍配备了带定位功能的应急呼叫器,遇到突发情况可以直接连通保安室。"上周六老张头发现地下车库漏水,可比监控探头反应还快。"业委会主任在月度例会上特意表扬了这个细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