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有人翻出许倬云几十年前的一段话,说日本占台湾那五十年,因为搞了卫生、弄了农业,台湾人就“眷恋”了。这话听着,就像有人夸小偷进门还帮擦了桌子,忘了人家扛走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咱先不说别的,1895年之后,日本在台湾杀了多少人?雾社事件里,反抗的同胞被机枪扫、被毒气熏,连小孩都没放过。那时候的卫生改善,是为了让台湾人更“合格”地给他们当劳动力;修的铁路,是为了把大米、蔗糖更方便地运到日本;办的所谓教育,课本里全是“日皇万岁”,敢说句汉语都可能被巴掌扇脸。 有个老档案里写,一个台湾农民种的甘蔗,自己只能留一小捆,剩下的全得低价卖给日本糖厂,敢不卖?宪兵队直接上门。这哪是“发展”,分明是拿台湾当提款机,还是带血的那种。 抖个实在的,要是有人闯进你家,把你爸妈打了,把你家粮食拉走,就因为临走前帮你扫了下地,你会觉得“眷恋”?恐怕抄起扁担跟他拼命还差不多。台湾同胞当年也是这么干的,从林少猫到余清芳,大小起义几十次,从来没认过这个账。 逝者为大是情分,但历史的账不能糊涂。你要是见过台湾老兵说起当年被强征去当炮灰的事,听过他们偷偷藏着的“我是中国人”的字条,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民心。 说到底,学问再大,在大是大非上偏了方向,那也是站不住脚的。你们觉得,看待过去的事,最该守住的底线是什么?评论区聊聊,关注我,咱慢慢掰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历史真相。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