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北边的邻居蒙古国,一场静悄悄的“文字回家”运动正在进行。这个用俄文字母写了快八十年的国家,终于决定找回自己祖先的文字了。 走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街上,细心的人会发现变化。政府大楼里新出的文件,除了大家看惯了的、长得像俄文的那种横着写的字母,现在顶上还多了一行行竖着写的、像画儿一样的文字。 这就是蒙古人祖祖辈辈用了八百年的传统蒙文,也叫回鹘式蒙文。 按照蒙古国自己定下的计划,从今年开始,政府办公必须同时用新老两种文字。 这意味着全国的公务员都得放下用惯了的笔,重新学习怎么用老祖宗的文字写字。这可不是件轻松事,表面上是换写法,根子上是国家想找回自己的文化身份。 1946年,蒙古国还在苏联的强烈影响下,做了一件大事:一夜之间废掉了用了很久的传统文字,强行推广用俄文字母(西里尔字母)拼写的“新蒙文”。 理由听起来挺“进步”,说是为了扫盲、为了现代化。确实,这么一搞,认字的人多了很多。 但付出的代价,是文化上的割裂。几代人过去,年轻人看不懂祖辈留下的书、寺庙里的经文,甚至连爷爷写的信都认不全了。 苏联一解体,蒙古国的心思就变了。1990年代初,刚选出来的第一任总统就立刻下令,想赶紧把传统文字恢复回来。 想法挺好,但做起来太难。当时俄罗斯影响力还在,国内很多人也习惯了用西里尔字母,学老文字费时费力,用处似乎也不大。 接下来的几十年,恢复传统文字这事,就像蒙古高原上的风,一阵一阵地刮。 更麻烦的是,年轻人对老文字很陌生,觉得学起来难,考试又不考,自然没动力。恢复之路,走走停停,困难重重。 2014年以后,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蒙古国看准了这个时机,下了大决心。 先是议会通过了法律,白纸黑字写明:2025年必须全面恢复传统文字! 紧接着在2020年,政府出台了详细的执行大纲,把任务一条条列清楚。这次明显是动真格了:国家标准要改,电脑手机得能打老文字,公务员考核晋升都和写传统蒙文挂钩。 近两年,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冲突,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自然减弱。蒙古国推进文字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今年年初,政府层面的切换如期启动。虽然引来了一些俄方不满的声音,但蒙古国内,更换路牌、调整公文格式的工作正在一步步进行。 用了快八十年的“俄式字母”,想一朝一夕就完全换掉,谈何容易。 但是,当政府文件上,新老两种文字并排出现时,传递的信号是清晰的:蒙古国决心要找回那条被切断的文化血脉。 文字是文化的根,能读懂祖先留下的智慧,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和未来,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意味着真正的独立和自信。
猜你喜欢
柴桑大姐再出发!二八事件新动态引关注,这些真相值得每个人深思今天柴桑大姐在直播
2025-08-06
静雅橘园染金灿
儿子和儿媳一直都AA制,这事我一直不知道,直到去年儿子手术,需要修养一年,不能工
2025-08-07
雯姐分享生活
我还挺同情这些人的,憋了半天只能憋出来这么点东西……也是不容易。对比之前甚至能给
2025-08-06
御史在野
家人们下午好啊;马上做晚饭了,先说说,听大姐在直播中隐约透露,数字“52”背后的
2025-08-05
姗姗努力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