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查了一下 “波伏娃”事件后,国内好几所知名高校的官方微博,在没有获得校方同意的情况下,发布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内容。 这事儿看着就透着古怪,哪有那么多巧合?明摆着是有人在背后攒局,想搞出点声势来。可到头来呢?本想秀一把“公共话语权”的执行力,结果反倒把底裤都露了——连内容都懒得琢磨,直接复制粘贴,这哪是重视话语权,分明是拿公共平台当儿戏。 高校官微不是个人账号,每句话都该带着校方的思考和立场。这种不动脑子的“集体表态”,看似是在呼应什么,实则暴露了对公众信任的轻慢。公众期待的是有温度、有个性的声音,不是流水线生产的套话。 说到底,话语权这东西,拼的从不是谁嗓门大、人多势众,而是有没有真材实料的态度和担当。你觉得,这种“复制粘贴式发声”,该怎么改才像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