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通用牵手现代,首次跨国联合开发车型,对准中国电动车挑战者

在中国电动车崛起引发全球车企战略重组的背景下,传统汽车巨头之间也开始迈出此前鲜少尝试的合作步伐。

8月6日,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与现代汽车(HyundaiMotor)宣布达成一项重要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五款新车型,预计最早在2028年投入市场。

这是两家公司首次开展平台级产品开发合作,合作形式被描述为“对等联合开发”,涵盖动力总成、平台架构、采购及制造等环节。

据媒体报道,该项目并非简单的技术授权或代工安排,而是覆盖“从概念设计到量产”的全流程协作。通用与现代分别设有技术小组,在美韩两地开展同步研发。

据双方公布信息,合作车型包括四款面向中南美市场的乘用车,涵盖轿车、SUV和两款不同尺寸的皮卡,将支持燃油及混动系统;另一款为面向北美市场的纯电动轻型商用车。这五款车型均计划于2028年前后上市,年产量目标超过80万辆。

此次合作显著突破了双方在过往发展战略上的边界。此前,通用曾与本田就自动驾驶和电动平台展开过多轮合作,但已于今年初终止相关项目;现代则鲜少与其他整车厂共同开发产品,多依赖自主技术体系主导全球布局。此次双方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在全球传统车企间尚属首次。

对于合作原因,双方均指向了“中国电动车厂商的全球扩张”。

近年来,伴随比亚迪、上汽、奇瑞等企业在中南美及东南亚市场快速铺开,传统车企在当地的份额受到明显冲击。通用与现代合作开发燃油+混动车型,被视为对中国产高性价比电动车战略的回应。

如果中国厂商能在欧洲卖2万欧元以下的电动车,在拉美市场自然更具价格穿透力。相比之下,欧美传统车企在10万美元以上高端电动车市场尚有溢价空间,但在新兴市场竞争中明显失速。

GM在混动系统开发上相对滞后,此前主要押注纯电平台Ultium。从此次合作可以看出,GM正在补齐非纯电技术路径,并试图与现代共享其在HEV领域的技术优势。

对于现代而言,与GM的合作则带来了更大程度的市场渠道和生产基础互通。据介绍,此次商用电动车项目将在北美落地,GM将提供既有的生产能力与销售网络,而现代的eGMP平台和电池管理系统将成为产品核心。

在美国本土政策收紧、电动车补贴门槛抬高的背景下,现代正寻求更多“本地化合作”以确保其在北美市场的合规优势。而通用,则期望借助现代的技术成熟度,提升自身在海外新兴市场的产品竞争力。

尽管合作前景受到外界关注,但也存在不少挑战。跨文化但整车企业合作周期长、协调成本高,通用与现代在产品标准、采购体系、甚至市场分销逻辑上的差异,都需要在具体项目推进中克服。

不过,该合作也透露出传统车企在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中的某种共识。正如现代在公告中所称:“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结构性变化,必须以合作的方式提高效率,以应对新的竞争者。”

通用与现代的这次合作能否走通,也将成为全球传统汽车巨头应对中国厂商出海冲击的一次重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