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溥仪听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消息后非常吃惊,他不由的感慨:“我终于知道大清为何会灭亡了!” 溥仪在管理所里接触到的信息有限,但关于朝鲜战争的消息还是能听到一些,他知道美军装备精良,有先进的飞机和坦克,而志愿军的武器装备相对简陋,主要靠步兵作战。 那天放风时,同屋的老王正跟人说上甘岭的事,说志愿军在没水没粮的山头上,硬生生把美军的钢铁洪流挡住了。溥仪蹲在墙角听着,手里的扫帚都掉了。他想起当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船看着威风,炮弹里却填着沙子,将领们忙着把军饷往自家腰包里塞,日本军舰还没靠近,就有船开溜了。 管理所给看的纪录片里,志愿军踩着冰碴子过鸭绿江,棉衣单薄得像层纸,却一个个挺着胸脯往前冲。溥仪忽然想起宫里的情景,甲午年他还是个孩子,只记得太监们忙着把金银财宝往密室里藏,朝堂上大臣们吵成一团,没人真正关心前线的士兵冻不冻、饿不饿。 有回学习讨论,有人说志愿军靠的是一股气。溥仪插了句嘴,声音抖得厉害:“大清朝不缺枪不缺炮,缺的就是这股气。” 他想起武昌起义时,新军对着空枪放几响,守城的八旗兵就把城门打开了。那些穿着黄马褂的将军,见了洋人腿就软,对老百姓却狠得像狼。 夜里躺在硬板床上,溥仪盯着天花板发呆。同样是面对强敌,一边是为了活命各自逃窜,一边是拼着性命往前冲。这中间差的,哪是武器装备,是心里有没有真正装着国家,装着脚下的土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53年,溥仪听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消息后非常吃惊,他不由的感慨:“我终于知
海边观潮客
2025-08-07 23:24:21
0
阅读:2